ICS 35.240.40
A 11
JR
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行业标准
JR/T 0089.1—2012
中国金融移动支付 安全单元
第 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
China financial mobile payment —Secure element —
Part 1: 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2012 - 12 - 12 发布 2012 - 12-12 实施
中国人民银行 发布 JR/T 0089.1—2012
I 目 次
前言 ............................................................ .................... II
引言 ............................................................ ................... III
1 范围 .......................................................... .................... 1
2 规范性引 用文件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1
4 符号和缩略语 ...................................................... ................ 1
5 移动支付 安全单元 .................................................... .............. 2
JR/T 0089.1—2012
II 前 言
《中国金融移动支付 安全单元》标准由以下 2部分构成:
——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
——第2部分:多应用管理规范。
本部分为该标准的第 1部分。
本部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国人民银行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C/TC180 )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信息中心、中国金融电子化公司。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中移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天翼
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北京银联金卡科技有限公司(银行卡检测中心) 、上海华虹集成电路有限责任公司、
中钞信用卡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惠尔丰电子(北京)有限公司、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握奇数据系统有限公司、北京同方微电子有限公司、大唐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复旦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恩智浦半导体有限公司、金雅拓智能卡公司、上海柯斯软件有限公司、福建联迪商用设备有限公司、武汉天喻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晓枫、陆书春、潘润红、杜宁、李兴锋、韩建国、刘力慷、王妍娟、龚睿、
乐祖晖、李一凡、江磊、田小雨、尚可、张柳成、张志茂、罗玲、吴星宇、陈敬宏、覃晖、邹重人、田燕军、范金钰、王晓华、任强、应根军、王文志、于海涛、胡瑞璟、姜达、赵亚平。
JR/T 0089.1—2012
III 引 言
随着移动支付新业务、 新产品、新管理模式的不断涌现, 出现了若干满足客户需求的移动支付产品。
由于移动支付产业链长,应用复杂,涉及到不同机构、不同业务的多种产品形态,因此有必要对移动支付产品的技术要求进行规定。
移动支付安全单元是构成移动支付产品的主要组成部分。为确保各机构在开发应用移动支付产品
时,具有统一的依据,本部分对移动支付安全单元的物理特性、电气特性、通信协议、工作模式等进行了规定。 JR/T 0089.1—2012
1 中国金融移动支付 安全单元 第 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部分对移动支付产品和安全单元提出了通用技术要求, 主要包括物理特性、 电气特性、 逻辑接口、
通讯协议和工作模式等。
本部分适用于从事移动支付业务的集成电路 (IC)、智能卡产品的设计、制造、以及相关应用系统的
研制、开发、集成和维护的相关单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6649 识别卡 带触点的集成电路卡
JR/T 0025.3 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 第3部分:与应用无关的 IC卡与终端接口规范
JR/T 0088.1-2012 中国金融移动支付 应用基础 第1部分:术语
JR/T 0090-2012 中国金融移动支付 非接触式接口规范
ISO/IEC 28361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Wired Interface (NFC-WI) ETSI TS 102 613 Smart Cards: UICC - Contactless Front-end (CLF) Interface; Part 1: Physical and data
link layer characteristics
ETSI TS 102 622 Smart Cards: UICC - Contactl ess Front-end (CLF) Interface; 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 (HCI)
ETSI TS 102 221 Smart Cards; UICC-Terminal interface; Physical and logical characteristics
SD Card Specification V2.0 SD Specifications Part 1: P hysical Layer Specification
3 术语和定义
JR/T 0088.1-2012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主机控制接口(HCI) host c ontroller int erface(HCI)
主机之间用来传输命令、响应、事件的门,消息传播机制和主机之间的消息路由。
4 符号和缩略语
4.1 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部分。
t
F F a l l t i m e 下降时间
tR R i s e t i m e 上升时间 JR/T 0089.1—2012
2 Vcc Supply V oltage VCC 上的电源电压
VOH High Level Output V oltage 输出高电压(高)
VOL Low Level Output V oltage 输出低电压(低)
VIH High Level Input V oltage 输入高电压(高)
VIL Low Level Input V oltage 输入低电压(低)
IH Input High Current 输入高电流
IL Input Low Current 输入低电流
4.2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部分。
(U)SIM (Universal)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通用用户身份识别模块
NFC-WI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Wired Interface 近场通信有线接口
5 移动支付安全单元
5.1 基于 SWP 接口(U)SIM 卡
5.1.1 物理特性
(U)SIM卡的物理特性应符合 GB/T 16649.1 的要求。
5.1.2 接触通道的电气特性和传输协议
(U)SIM卡的接触通道的接口电气特性和传输协议应符合 GB/T 16649.2 和GB/T 16649.3 的要求。
5.1.3 非接触通道的电气特性和传输协议
非接触通道的电气特性和传输协议参见 JR/T 0090-2012 。
5.1.4 安全单元逻辑结构
(U)SIM卡安全单元包括接触通道和非接触通道,接触通道和非接触通道应具有并发处理能力,并
互不影响,详见图 1。
非
接触
通
道其他
应
用
COS
硬件接
触
通道金融
应
用电信
应
用
图 1 (U)SIM卡逻辑结构图
5.1.5 基于 SWP接口的(U)SIM卡扩展接口定义 5.1.5.1 硬件结构 JR/T 0089.1—2012
3 基于 SWP接口 (U)SIM移动支付方案的核心部分包括天线、非接触射频前端 (CLF)、基于 SWP接口
(U)SIM,可以在移动终端上实现非接触 IC卡卡片功能,详见图 2。
CLF (U)SIM基带
移动支付终端GB/T 16649
(ISO/IEC 7816)
I2C/SPI/UART
或其他接口
SWP 非接触通道天线接触通道
图 2 基于 SWP接口(U)SIM移动支付方案结构图
5.1.5.2 电源管理
当移动终端开机时,或
JR-T0089_1-2012 中国金融移动支付 安全单元 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3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3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11 23:30:55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