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25.200
J3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5735—2012
代替GB15735—2004
金
属热处理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
Requirementsforthesafetyandhealthin
productionprocessofmetalheattreatment
2012-11-05发布 2013-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前 言
本标准为全文强制性。
本标准按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15735—2004《金属热处理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与GB15735—2004相比,主
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
———增加了部分的引用标准(见第2章);
———修改了原表1中内容;
———删除了原标准中的表3、表4、表5和表8;
———增加和修改了“5.1厂房建设”“5.2作业环境”“6.2剩余物料”中的各项技术内容;
———在第7章中增加了“一般要求”(见7.1);
———增加和修改了第7章部分技术要求(见7.2.1~7.2.10);
———将原“7.2煤气炉和重油炉”修改为“7.3燃料炉”;
———增加和修改了“7.4盐浴炉”中的技术内容;
———原“离子渗氮设备”改为“等离子体热处理设备”(见7.6);
———修改了淬火油和回火油工作温度开口闪点温度(见7.9.3);
———将原7.10~7.14合并为“7.11热处理辅助设备”,并增加了相应内容;
———将原标准中的“8.3表面处理”和“8.4化学热处理”合并成“8.3表面热处理”;
———在“8.4盐浴热处理”中,增加了8.4.4~8.4.7;
———删除了原8.7“校直”内容;
———增加了“密闭空间”和“设备检修”(见9.6、9.7)。
本标准由全国热处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75)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江苏丰东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机电研究所、南京科润工业介质有限公
司、天津市热处理研究所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广东世创金属科技有限公司、宣化恒科热处理有限公司、天津创真金属科技
有限公司、长春一汽嘉信热处理科技有限公司、西安福莱特热处理有限公司、北京华立精细化工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向建华、樊东黎、徐跃明、聂晓霖、宋宝敬、董小虹、牟宗山、孙小情、李俏、刘军、
姜敬东、杨鸿飞、刘肃人、林天泉、郑益、苏宇辉、邢志松、王水。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15735—1995;GB15735—2004。
ⅠGB15735—2012
金属热处理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热处理生产过程中安全、卫生的通用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热处理生产和为热处理生产提供生产装置以及与热处理生产有关的安全、卫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893 安全色
GB2894 安全标志及使用导则
GB5083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
GB5959.1 电热装置的安全 第1部分 通用要求
GB5959.3 电热装置的安全 第3部分 对感应和导电加热装置以及感应熔炼装置的特殊要求
GB5959.4 电热装置的安全 第4部分 对电阻加热装置的特殊要求
GB7231 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
GB/T10067.3 电热装置基本技术条件 第3部分:感应电热装置
GB/T10067.4 电热装置基本技术条件 第4部分:间接电阻炉
GB/T11651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
GB/T12801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
GB/T15236 职业安全卫生术语
GB/T27945.1 热处理盐浴有害固体废物的管理 第1部分:一般管理
GB/T27945.2 热处理盐浴有害固体废物的管理 第2部分:浸出液检测方法
GB/T27945.3 热处理盐浴有害固体废物的管理 第3部分:无害化处理方法
GB/T27946 热处理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的限值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2011.12.01实施)
3 术语和定义
GB/T15236所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危害因素 hazardousfactors
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质造成突发性损坏的因素。
3.2
有害因素 harmfulfactors
能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导致疾病(含职业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
3.3
生产物料 productionmaterials
生产需要的原料、材料、燃料、辅料和半成品。
1GB15735—2012
3.4
剩余物料 wastematerials
生产过程中的余料和生产过程产生的废品、废料,包括气态、液态和固态物质。
3.5
生产装置 productioninstallation
生产需要的设备、设施、工机具、仪器仪表等各种劳动资料。
4 热处理生产的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
4.1 热处理生产常见的危险因素
热处理生产常见的危险因素有:易燃物质、易爆物质、毒性物质、高压电、炽热物体及腐蚀性物质、致
冷剂、坠落物体或迸出物、限制区域等。其来源和危害程度见表1。
表1 热处理生产常见的危险因素
类 别 来 源 危害程度
易燃物质 1.淬火和回火用油;
2.有机清洗剂;
3.渗剂、燃料和制备可控气氛的原料:煤油、甲
醇、乙醇、乙酸乙酯、异丙醇、丙酮、天然气、丙烷、
丁烷、液化石油气、发生炉煤气、氢等 1.油温失控超过燃点即自行燃烧,易酿成
火灾;
2.有机液体挥发物和气体燃料泄出后遇明火
即燃烧
易爆物质 1.熔盐;
2.固体渗碳剂粉尘;
3.渗剂、燃料、可控气氛;
4.火焰淬火用氧气和乙炔气;
5.高压气瓶、储气罐 1.熔盐遇水即爆炸,硝盐浴温度超过600℃或
与氰化物、碳粉、油脂接触即爆炸;
2.燃气、碳粉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一定极限值
遇明火即爆炸;
3.气瓶、储罐遇明火或环境温度过高易爆炸
毒性物质 1.液体碳氮共渗、氮碳共渗和气体氮碳共渗用
的原料及排放物:氰化钠、氰化钾、氢氰酸、甲苯、
二甲苯、甲酰胺、三乙醇胺;
2.气体渗碳的排放物:一氧化碳;
3.盐浴中的氯化钡、亚硝酸钠和钡盐渣 造成急慢性中毒或死亡
高压电 1.感应设备;
2.一般工业用电 电击、电伤害甚至死亡
炽热物体
及腐蚀性
物质 1.加热炉;
2.炽热工件、夹具和吊具;
3.热油、熔盐;
4.激光束;
5.硫酸、盐酸、硝酸、氢氰化钠、氢氧化钾 1.热工件、热油、熔盐和强酸、强碱使皮肤
烧伤;
2.激光束使皮肤及视网膜烧伤
致冷剂 氟利昂、干冰酒精混合物、液氮 造成局部冻伤
2GB15735—2012
GB 15735-2012 金属热处理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1-25 12:14:38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