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19545 06.8
(22)申请日 2021.08.19
(73)专利权人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地址 650032 云南省昆明市西昌路2 95号昆
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 鼻喉一科
(72)发明人 周莉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1531
专利代理师 盛君梅
(51)Int.Cl.
A61F 11/00(2022.01)
A61M 1/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耳鼻喉护理用耳道吸引器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耳鼻喉护理用耳道
吸引器,其结构包括控制器、 支撑板、 连接块、 引
流管, 支撑板右端与控制器靠底部的左端表面相
固定, 连接块右侧面安装在控制器左端的中部表
面, 引流管右端与连接块左侧面中部相连接, 控
制器包括壳体、 控制板、 气泵、 连接管, 壳体左端
表面与连接块右侧面相连接, 壳体左侧面靠底部
位置与支撑板右端相固定, 控制板设在壳体靠右
侧内部, 通过在连接块的收集腔内部设有阻挡机
构, 通过阻挡机构移动, 阻挡杆往流动槽通入, 通
过阻挡杆对收集腔中的分泌物阻挡, 减少出现收
集腔内部的分泌物沿着引流管倒流的现象, 减少
分泌物再次往患者的耳道内部通入, 有利于减少
对耳道护理的时间。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16439416 U
2022.05.06
CN 216439416 U
1.一种耳鼻喉护理用耳道吸引器, 其特征在于: 其结构包括控制器(1)、 支撑板(2)、 连
接块(3)、 引流管(4), 所述支撑板(2)右端与控制器(1)靠底部的左端表 面相固定, 所述连接
块(3)右侧面安装在控制器(1)左端的中部表 面, 所述引流管(4)右端与连接块(3)左侧面中
部相连接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鼻喉护理用耳道吸引 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1)
包括壳体(11)、 控制板(12)、 气泵(13)、 连接管(14), 所述壳体(11)左端表面与连接块(3)右
侧面相连接, 所述壳体(11)左侧面靠底部位置与支撑板(2)右端相固定, 所述控制板(12)设
在壳体(11)靠右侧内部, 所述气泵(13)位于控制板(12)左侧, 所述连接管(14)右端安装在
气泵(13)左侧中部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鼻喉护理用耳道吸引 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块(3)
包括块体(31)、 流动槽(32)、 收集腔(33)、 阻挡机构(34), 所述块体(31)右侧面与壳体(11)
左侧面相连接, 所述块体(31)左侧面中部与引流管(4)右端相固定, 所述流动槽(32)贯穿块
体(31)左右两侧表面及内部之间, 所述收集腔(33)位于块体(31)内中部, 且与流动槽(32)
相连通, 所述阻挡机构(34)设在收集腔(3 3)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耳鼻喉护理用耳道吸引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挡机构
(34)包括推条(341)、 支 板(342)、 阻挡杆(343), 所述推条(341)右端与收集腔(33)右侧内壁
相连接, 所述支板(342)右侧面与推条(341)左端相固定, 所述阻挡杆(343)右端嵌固在支板
(342)左侧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鼻喉护理用耳道吸引 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块(3)
右侧的流动槽(32)通过 连接管(14)与气泵(13)相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6439416 U
2一种耳鼻喉护理用耳道吸引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医疗设备技 术领域, 具体的是一种耳 鼻喉护理用耳道吸引器。
背景技术
[0002]对患者的耳部受伤位置护 理过程中, 部分患者患有中耳炎, 耳道内部 的分泌物较
多, 减少耳部的患处受到感染, 采用吸引器将耳道内部的分泌物吸取排放, 将吸引器的引流
管通入到患者的耳道内部, 通过控制器中的小型气泵产生气流, 将耳道内部的分泌物从引
流管吸取至 收集腔内部收集, 由于吸引器中的引流管与收集腔相连通, 停止对耳道内部的
分泌物吸取时, 且吸引器的吸引管往下拿取过程中, 出现收集腔 内部的分泌物沿着引流管
倒流的现象, 导 致分泌物再次往患者的耳道内部通入, 增 加对耳道护理的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上述由于吸引器中的引流管与收集腔相连通, 停止对耳道内部的分泌物吸取
时, 且吸引器的吸引管垂直往下拿取过程中, 出现收集腔 内部的分泌物沿着引流管倒流的
现象, 导致分泌物再次往患者的耳道内部通入, 增加对耳道护理的时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
种耳鼻喉护理用耳道吸引器。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耳鼻喉护 理
用耳道吸引器,其结构包括控制器、 支撑板、 连接块、 引流管, 所述支撑板右端与控制器靠底
部的左端表面相固定, 所述连接块右侧 面安装在控制 器左端的中部表面, 所述引流管右端
与连接块左侧面中部相连接 。
[0005]更进一步的, 所述控制器包括壳体、 控制板、 气泵、 连接管, 所述壳体左端表面与连
接块右侧 面相连接, 所述壳体左侧 面靠底部位置与支撑板右端相固定, 所述控制 板设在壳
体靠右侧内部, 所述气泵位于控制板左侧, 所述连接管右端安装在气泵左侧中部表面。
[0006]更进一步的, 所述连接块包括块体、 流动槽、 收集腔、 阻挡机构, 所述块体右侧面与
壳体左侧 面相连接, 所述块体左侧 面中部与引流管右端相固定, 所述流动槽贯穿块体左右
两侧表面及内部之间, 所述收集腔位于块体内中部, 且与流动槽相连通, 所述阻挡机构设在
收集腔内部 。
[0007]更进一步的, 所述阻挡机构包括推条、 支板、 阻挡杆, 所述推条右端与收集腔右侧
内壁相连接, 所述支板右侧面与推条左端相固定, 所述阻挡杆右端嵌固在支板左侧表面。
[0008]更进一步的, 所述连接块右侧的流动槽通过 连接管与气泵相连接 。
[0009]更进一步的, 所述阻挡杆与左侧的流动槽内壁直径相同, 能减小阻挡杆与流动槽
之间的间隙, 通过阻挡杆对收集腔内部的分泌物阻挡, 减少分泌物沿着流动槽倒流。
[0010]更进一步的, 所述支板与两条相同的推条活动配合, 能增大推条对支板的推动力,
有利于加快阻挡杆往流动槽内部插 入。
[0011]有益效果
[0012]与现有技 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 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16439416 U
3
专利 一种耳鼻喉护理用耳道吸引器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02:17:34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