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35.240.01 L 70 浙 江 DB3301 省 杭 州 市 地 方 标 准 DB 3301/T 0273—2018 城市大脑建设管理规范 2018 - 12- 30 发布 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9- 01- 30 实施 发 布 DB3301/T 0273—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杭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杭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杭州市标准化研究院、中国计量 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齐同军、徐立、牛智鹏、黄雪峰、郑伏、李小健、张胜权、张晶、徐茜、郑素 丽。 I DB3301/T 0273—2018 城市大脑建设管理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大脑建设管理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机构及职责、总体架构、能力设计、标 准规范、评价与改进。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大脑建设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A/T 1390.2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第2部分:云计算安全扩展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城市大脑 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的城市数字化运行的基础设施,是数字政府、数字社会 和数字经济的载体,汇集政府、企业和社会等数据,进行融合计算,感知城市生命体征,实现对城市全 域的精准分析、整体研判、协同指挥、科学治理。 3.2 计算平台 为城市大脑提供足够的计算能力,并支持海量数据即时调度、处理的分布式系统。 3.4 数据资源平台 汇集政府、企业和社会等数据,并进行数据治理、开发、共享的系统。 3.5 算法服务平台 提供算法管理、资源管理、业务场景管理、指标评估、监控预警于一体的系统,可用于快速构建算 法模型。 4 基本原则 4.1 整体规划,深度整合 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为重点,统一顶层规划,突破区划、部门、行业界限和体制性障碍,实现政 府、企业、互联网数据资源的广度整合、深度开发利用,最大程度地发挥信息资源的价值。 1 DB3301/T 0273—2018 4.2 需求为先,慧政惠民 以解决城市治理“痛点”为主攻方向,以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公共服务能力为目标,优先建设民生 领域的项目,把群众用得上、用得好的民生应用作为城市大脑建设的重点。 4.3 创新驱动,服务产业 创新服务管理机制,完善和建立政府购买服务、数据资源社会化开发利用、人工智能平台开放使用 等方面的管理机制。 4.4 政府引导,市场驱动 强化政府统筹、市场运作机制,构建政府、企业、市民等社会多方参与、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互 动发展格局。 4.5 统一标准,有序推进 加强技术标准、法规规范、制度规则的创新,依据统一、开放、可操作的建设标准体系和评价指标 体系,指导和规范城市大脑各项工程建设,有计划、分层次地协调推进。 5 机构及职责 5.1 市数据资源行政主管部门 是指全市大数据的归集和使用的行政主管部门,其主要职责: a) 项目招投标; b) 安全、数据相关标准规范和制度制定; c) 城市大脑整体发展规划; d) 牵头数据资源整合共享; e) 监督、考核数据资源流转过程中涉及的部门和个人; f) 推动引导城市大脑产业生态发展和应用; g) 推动完善配套政策及基础设施。 5.2 建设及运维单位 是指负责城市大脑的项目建设及后期运行维护的单位,其主要职责: a) 城市大脑项目承建、管理规范; b) 技术方案制定、城市大脑平台软件部署; c) 数据资源摸底调研、数据资源目录制作更新; d) 数据资源汇聚、数据质量控制、数据安全管理、数据共享相关运维工作; e) 云及数据、算法、应用相关产品及资源的持续运维; f) 保障各有关单位的数据共享需求和行业应用需求。 5.3 数据供给单位 是指政府部门及相关企事业提供数据资源的单位,其主要职责: a) 本单位数据资源梳理; b) 审核涉及本单位的数据资源申请; c) 在合法、合规情况下提供本单位数据资源。 2 DB3301/T 0273—2018 5.4 数据使用单位 是指政府部门及相关企事业使用数据资源的单位,其主要职责: a) 按需、依规申请数据资源; b) 保障数据安全; c) 充分发挥获取的数据资源效能。 6 总体架构 6.1 构成 城市大脑由大脑平台(包括计算平台、数据资源平台、算法服务平台)、行业系统、超级应用(架 构于大脑平台和行业系统之上的综合性应用)构成。 6.2 大脑平台 6.2.1 计算平台 城市大脑计算平台应达到以下能力要求: a) 具备跨多个部署单元的计算能力,可集约、有效组织和配置多个部署单元的计算和存储资源, 服务于单个任务; b) 支持包括批量(离线)计算、流式计算、图计算在内的多种计算框架; c) 批量(离线)计算支持万台级规模的计算集群,支持数据权限控制和多种计算模型; d) 实时计算提供毫秒级、秒级级数据计算响应。 6.2.2 数据资源平台 数据资源平台应达到以下能力要求: a) 支持数据资源“统筹管理、统一算用”,包括统一的用户体系、统一中控、统一数据资源目录、 统一数据应用服务接口、统一授权; b) 支持实时采集、批量采集,支持主流数据源采集接入; c) 支持搜索获取元数据、数据血缘等元数据管理; d) 支持通过数据监控、质量校验、数据对比、数据分析进行数据质量管理; e) 支持多种数据开发方式,并可进行多租户权限控制; f) 具备完善的数据安全保障机制,支持密级划分、传输加密、安全交换与隔离、实时审计。 6.2.3 算法服务平台 算法服务平台应达到以下能力要求: a) 提供基于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自然语言理解等技术的人工智能语音开放算法服务; b) 提供大规模视频码流分发管控、视觉计算资源调度管控、实时流数据并行处理、规则配置等能 视觉计算服务; c) 支持回归、聚类、文本分析、关系挖掘等通用算法,支持主流深度学习框架; d) 支持大规模图搜引擎,支持 GPU、FPGA 加速; e) 支持算法注册、算法发布、算法环境管理、算法版本管理等算法管理; f) 支持以云服务模式提供深度学习能力、算法能力、数据管理能力、算法监控及调度能力。 6.3 行业系统 3 DB3301/T 0273—2018 行业系统是城市大脑的应用组成部分,其形式包括但不限于: ——交通系统; ——平安系统; ——城管系统; ——医疗系统; ——环境系统; ——旅游系统。 6.4 超级应用 超级应用是架构于大脑平台和行业系统之上的综合性应用,其形式包括但不限于: ——经济调节; ——市场监管; ——公共服务; ——社会治理; ——环境保护; ——智慧亚运。 7 能力设计 7.1 7.1.1 综合能力 感知能力 通过接入、汇集政府、企业、运营商和互联网企业的海量多源数据资源,即时动态感知城市运行的 状态,动态监测交通运行、生态环境、社会治安、医疗卫生等综合态势。 7.1.2 认知能力 通过汇集的海量感知数据资源,依托云计算、大数据平台,形成基于机器智能模式的对城市态势和 状态的认知。 7.1.3 治理能力 在对城市状态和态势认知的基础上,结合机器智能和专家智能,通过人工交互、迭代计算、多重验 证的方式,提出城市治理优化方案。 7.1.4 指挥控制能力 针对城市管理出现的突发状况,实时联合多部门协同,形成联合应急指挥能力,并为指挥决策提供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参考。 7.2 7.2.1 技术支撑 计算能力 通过大规模分布式计算内核将计算、存储以及网络变成统一的计算服务,并在此基础上提供云数据 库、大数据处理、分布式中间件服务,为城市大脑提供足够的计算能力。 7.2.2 数据能力 4 DB3301/T 0273—2018 汇聚海量数据,通过技术和机制的创新,提供标准接口,实现政府数据、城市公共服务数据、运营 商数据、互联网数据等的统一归集、统一管理和共享开放,使数据资源更为广泛的有效应用,实现数据 资源的保值增值。 7.2.3 IT 服务能力 提供服务中间件、数据服务及管理、应用服务、应用质量管理等,为城市大脑应用提供服务支撑。 构建一套能够为政府、企业和个人提供公共计算、数据服务的城市运行基础设施体系,提供人工智能创 新服务平台。 7.3 7.3.1 数据资源 城市数据资源汇聚能力 采集政府和公用事业单位的政务数据、城市运行中所产生的各类数据以及互联网数据,进行数据处 理、集中融合分析、决策应用。提升政务治理、城市运行管理、公共服务和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的综合 能力。 7.3.2 数据融合、治理、安全能力 建立统一规范、安全可控、充分共享的城市数据资源中心,实现城市数据资源跨区域、跨层级、跨 部门、跨时间的互联互通、融合共享,为政府统筹规划和科学决策提供支撑。 7.3.3 数据开放能力 建设政府数据统一开放平台,实施公共机构数据开放策略,推进公共机构数据资源统一汇聚和有序 开放。 7.4 应用服务 重点围绕交通治理、智慧亚运、城市管理、公共安全、生态环境、健康医疗、住房保障和社会信用 等领域促进业务的快速反应和政务的高效协同,提升政府智慧治理能力。 强化跨行业、跨部门的智慧 融合,打造精准主动的公共服务体系,促进智慧创新。 7.5 7.5.1 安全保障 安全技术保障 7.5.1.1 根据城市大脑的安全需求和架构特点,技术保障体系架构由数据安全保护、数据资源高可用 性、数据业务连续性、集中安全运维、数据中心基础安全五个部分组成。 7.5.1.2 数据安全保护包括建设统一授信监管中心、数据安全监控平台、数据加密、数据传输安全防 护等。 7.5.1.3 数据资源高可用性包括:建设数据高可用性监控系统、虚拟化(云)安全防护,综合考虑负 载均衡,冗余设计,集群多活。 7.5.1.4 数据业务连续性包括:数据备份,异地容灾。 7.5.1.5 集中安全运维包括:建设集中运维监控管理系统、集中日志审计系统。 7.5.1.6 数据中心基础安全包括:防火墙,入侵防御,网络准入控制,主机安全防护,物理安全等。 7.5.2 信息安全管理保障 7.5.2.1 建立完善信息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5 DB3301/T 0273—2018 7.5.2.2 对现有安全措施梳理与分析;设计规划切合城市大脑安全目标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7.5.2.3 建立健全安全策略方针,安全规范标准,安全管理制度、流程,申请、审批、记录表单等全 面的安全
DB3301-T 0273-2018 城市数据大脑建设管理规范 杭州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09-30 09:51:2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