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行业标准网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辽宁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若干规定 (1999年1月28日辽宁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 根据2004年6月 30日辽宁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关于修改《辽宁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 体育法〉若干规定》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根据2006年7月28日辽宁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关于修改《辽宁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若干规定》的决定第二次修 正 根据2010年7月30日辽宁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 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三次修正 根据2015年9月25日辽宁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二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四次修正 根据2019年9月27日辽宁省第 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关于修改〈辽宁省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条例〉等 8 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五次修正) 第一条 为发展本省体育事业,增强人民 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促进社会主义物质 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体育法》,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 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 各项体育事业。 第三条 省、 市、 县 (含县级市、 区, 下同) 人民政府体育行政部门或者本级人民政府授权 的机构(以下简称体育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 区域内的体育工作。其他有关部门和组织在各 自的职权范围内管理体育工作。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积极推行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树立公民自觉参与健身的 社会风尚,鼓励公民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提高 身体素质。 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应当根据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的规定,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 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考核、资格认证、颁发 等级证书和日常管理。在各种体育健身站、院 等场所进行社会体育活动指导的人员,应当具 备相应等级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格。 第五条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基层 文化体育组织应当利用节假日、农闲开展适合 不同层次、不同年龄阶段的居民、村民参加的 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 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应当组织开展多 种形式的体育健身活动,并为举办群众性体育 竞赛创造条件。 第六条 学校应当开展适合学生特点的多 种形式的体育活动,认真推行《国家体育锻炼 标准施行办法》规定的达标活动和等级运动员 制度。每学年举行一次以田径项目为主的全校 性运动一小时以上的体育活动时间。 2019 年第 6 号 (总第 264 期)45高等院校和其他有条件的学校应当建立学 校体育运动队, 开展课外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 学校应当加强对学生体质和健康状况的监 测,定期对学生进行体格检查、体质状况分析 和改善体质状况的指导。 第七条 各级体育组织选招运动员、聘任 教练员、选调裁判员和组建体育运动队,应当 遵循公开、平等、择优的原则。应当对运动员、 教练员和裁判员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 会主义教育,以及遵纪守法和职业道德教育。 对体育运动队应当进行严格、科学、文明 的训练和管理。 第八条 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事业单 位、社会团体和公民组建、联办体育运动队, 开展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训练。 鼓励兴办各类体育项目俱乐部,各级体育 行政部门依法对俱乐部进行监督和指导。 第九条 国家安排在本省举办的体育竞赛, 按照国家的授权管理。 省级综合性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次,由省 体育行政部门和承办运动会的地方人民政府共 同管理。 市、县也应当定期举办综合性运动会,综 合性运动会由本级体育行政部门和具体承办运 动会的地方人民政府共同管理。 第十条 发挥各级体育总会联系、团结各 单项体育协会、运动员和体育工作者的作用。 各单项体育协会管理该项运动的普及与提高工 作,管理该项体育竞赛、训练;受各级体育行 政部门委托,组队参加国内外体育比赛。 第十一条 各级单项体育协会在协议的基础上,对本项目的运动员在上级单项体育协会 进行注册。经注册的运动员可以根据国家和省 体育行政部门的规定,代表本地区参加有关的 体育竞赛。 第十二条 运动员流动实行有偿转让。运 动员跨省流动,应当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并 到省体育行政部门备案。 第十三条 竞技体育实行依法管理、公平 竞争、提高水平、确保安全的原则。体育竞赛 的组织者和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应当遵守 体育道德,不得弄虚作假、营私舞弊。运动员 必须严格遵守各项比赛规则,教练员必须文明 执教,裁判员必须按照裁判规则公正裁判。在 体育运动中严禁使用禁用的药物和方法。 第十四条 优秀运动员、退役优秀运动员 的入学、升学享受国家规定的有关优待条件。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妥善安置由省人民政府 确定的为本省作出突出贡献的退役运动员。 第十五条 各级体育、 市场监督管理、 专利、 版权等部门对在本行政区域内举办的重大体育 竞赛活动的名称、徽记、旗帜及吉祥物等标志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保护。 第十六条 县级以上体育行政部门负责对 以健身、竞技等体育活动为内容的经营活动进 行指导、监督和管理。其他有关行政部门在各 自职权范围内,对体育经营活动进行管理和监 督。 第十七条 体育经营活动的具体项目,由 省人民政府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确定。 第十八条 经营国际性、全国性或者跨省 体育竞赛和体育表演,举办者应当按国家有关46 辽宁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规定办理。 第十九条 体育经营活动应当面向社会, 服务群众,有益于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有利 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禁止和取缔一切利 用体育项目或体育设施进行的违法经营活动。 第二十条 公共体育场馆应当面向社会开 放,方便群众开展体育活动,对学生、老年人、 残疾人实行优惠办法。 公园、广场等群众晨练场所,应当为群众 开展体育活动提供方便条件。 鼓励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学校、企业事 业单位的专用体育设施定时向社会开放,提高 体育设施的利用率。 第二十一条 公共体育设施的主管部门以 及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破坏公共体 育设施,不得擅自改变公共体育设施用途。确 因特殊情况需要临时占用公共体育设施的,必 须征得公共体育设施产权所有者同意, 签订租、 占用协议,经体育行政部门和自然资源主管部 门批准,并按期归还。在使用期间,不得擅自 改建和损坏体育设施,对造成损坏的,应当限 期修复,并赔偿损失。 按照城市规划改变体育场地用途的,应当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先行择地新建偿还。新址体育场地的规模、设施应当优于原址。 对于长期失修不能使用的体育设施,应当 限期修复,投入使用。 城市在规划企业、 学校、 街道和居住区时, 应当将体育设施纳入建设规划。 第二十二条 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家 有关规定加强对体育基金和体育彩票的管理。 体育基金和体育彩票收入用于发展体育事业。 第二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 对体育事业的支持和保障,将体育事业经费、 体育基本建设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和基本建 设计划,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对体 育事业的投入。 第二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应当建立规章制度,加强对体育资金和各项奖 金的管理,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挪用、克扣体 育资金和体育奖金。体育行政、事业单位的财 务工作,应当依法接受有关部门的指导、检查 和监督。 第二十五条 违反本规定有关条款的,依 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及有关法律的规 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六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2019 年第 6 号 (总第 264 期)47
法律法规 辽宁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若干规定2019-09-27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赞助2.5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考人生 于
2023-12-24 04:56:10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704.6 KB)
分享
友情链接
DB3309-T 93-2022 地理标志产品 嵊泗贻贝 舟山市.pdf
专利 一种智能语音调节的电动升降桌.PDF
NB-T 10858—2021 水电站进水口设计规范.pdf
GM-T 0021-2012 动态口令密码应用技术规范.pdf
GB-T 22484-2016 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服务规范.pdf
GB-T 23402-2009 地理标志产品 增城丝苗米.pdf
T-HFS 001—2023 商业银行外部数据价值评估指南.pdf
GB-T 25875-2010 草原蝗虫宜生区划分与监测技术导则.pdf
GB-T 30240.10-2017 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 第10部分:商业金融.pdf
GB-T 25122.3-2018 轨道交通 机车车辆用电力变流器 第3部分:机车牵引变流器.pdf
GA 482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证》第2号修改单.pdf
GB-T 2572-2005 纤维增强塑料平均线膨胀系数试验方法.pdf
GB-T 39205-2020 信息安全技术 轻量级鉴别与访问控制机制.pdf
DB33-T 310016—2023 工业园区挥发性有机物传感器法网格化监测技术规范 浙江省.pdf
GB-T 40724-2021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术语.pdf
GB 29437-2012 工业冰醋酸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pdf
产业互联网联盟 零信任实战白皮书 2019.pdf
T-CTS 14—2023 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隐患数字化排查指标体系.pdf
T-CNPHARS 0001—2023 个体化用药遗传咨询指南.pdf
GM-T 0058-2018 可信计算 TCM服务模块接口规范.pdf
1
/
3
3
评价文档
赞助2.5元 点击下载(704.6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5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