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行业标准网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19)中华 人民共和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2966291.8 (22)申请日 2021.11.29 (73)专利权人 廊坊东信机 械制造有限公司 地址 065300 河北省廊坊市大厂县 工业园 区 (72)发明人 张晓东 张楠 郭海明 (74)专利代理 机构 天津市鼎拓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12 233 代理人 韩亚伟 (51)Int.Cl. B02C 4/08(2006.01) B02C 4/28(2006.01) B02C 23/02(2006.01) B02C 23/04(2006.01) B08B 15/04(2006.01)B23Q 11/00(2006.01) B01D 46/1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车床加工用余料自动回收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床加工用余料自 动回收装置, 包括车床、 余料回收箱, 所述余料回 收箱与所述车床连接, 所述余料回收箱是由进料 斗、 挡板、 粉碎轮、 储料箱组成, 所述进料斗位于 所述余料回收箱顶端与所述车床连接, 所述挡板 位于所述进料斗底端, 所述粉碎轮固定在所述进 料斗与所述储 料箱中间, 所述进料斗为倒锥形空 腔结构斗, 在所述进料斗倾斜的进料壁上设置有 吸料孔与过滤孔。 本实用新型当加工构件对工件 进行加工时, 加工工件产生的废屑通过进料壁上 形成的吸力附着在进料壁上, 当加工结束, 进料 壁上的吸力消失, 废屑通过倾斜的进料壁滚落到 进料斗底端, 穿过挡板上的过滤栅格进入粉碎 腔, 经过粉碎轮的粉碎后, 集中在储料箱内。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5页 CN 216368193 U 2022.04.26 CN 216368193 U 1.一种车床加工用余料自动回收装置, 包括车床 (1) 、 余料回收箱 (5) , 其特征是: 所述 余料回收箱 (5) 与所述车床 (1) 连接, 所述余料回收箱 (5) 是由进料斗 (3) 、 挡板 (4) 、 粉碎轮 (8) 、 储料箱 (6) 组成, 所述进料斗 (3) 位于所述余料回收箱 (5) 顶端与所述车床 (1) 连接, 所述挡板 (4) 位于所述进料斗 (3) 底 端, 所述粉碎轮 (8) 固定在所述进料斗 (3) 与所述储料箱 (6) 中间, 所述进料斗 (3) 为倒锥形 空腔结构斗, 在所述进料斗 (3) 倾 斜的进料壁上设置有吸料孔与过 滤孔; 吸料装置, 所述吸料装置是由电机、 吸风口 (2.2) 、 排风口 (2) 、 引风机 (2.1) 、 空气腔道 (2.3) 组成, 所述吸风口 (2.2) 位于所述余料回收箱 (5) 隔断壁上, 所述排风口 (2) 位于所述 车床 (1) 侧面上, 所述引风机 (2.1) 连接所述吸风口 (2.2) 与所述排风口 (2) , 所述空气腔道 (2.3) 位于所述进料斗 (3) 壁后侧, 与所述吸风口 (2.2) 连接; 加工电机 (10) 固定在所述车床 (1) 上, 加工构件 (7) 与所述加工电机 (10) 连接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床加工用余料自动回收装置, 其特征是: 还包括进料 壁, 且进料壁是由进料孔 壁 (3.1) 与过 滤孔壁 (3.2) 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床加工用余料自动回收装置, 其特征是: 所述粉碎轮 (8) 有两个, 所述粉碎轮 (8) 与粉碎电机 (9) 通过转轴连接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床加工用余料自动回收装置, 其特征是: 所述空气腔道 (2.3) 位于所述进料斗 (3) 倾 斜进料壁后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床加工用余料自动回收装置, 其特征是: 所述挡板 (4) 上设置有过 滤栅格, 所述挡板 (4) 位于所述进料斗 (3) 与所述粉碎轮 (8) 中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床加工用余料自动回收装置, 其特征是: 所述储料箱 (6) 为可推拉式箱体, 所述储料箱 (6) 开口端大于所述进料斗 (3) 底端开口。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6368193 U 2一种车床加工用余料自动回收 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回收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车床加工用余料自动回收装置 。 背景技术 [0002]车床是主要用车刀对旋转的工件进行车削加工 的车床, 在车床上还可用钻头、 扩 孔钻、 铰刀、 丝锥、 板牙和滚花工具等进行相应的加工, 日常车床加工的过程中都会出现大 量金属屑如铁屑、 钢屑、 钛屑、 车床屑、 金属 刨花和铁刨花等车床余料, 其中钢屑和铁屑的存 量大这些屑类是纯度非常高的钢铁精炉料, 用于铸造厂、 钢铁厂和金属制品厂的精料回炉, 可直接影响成品钢铁材料的纯度比例, 是废金属物料中很有回收价格和容易产生效益的种 类之一。 但现有的余料回收装置, 余料难以集中, 且剪切不便, 不利于收集, 同时同一余料回 收箱只能收集同类型物料, 当加工更换物料为塑料制品后, 针对不同材质物料碎屑不能收 集, 现有的余料回收装置局限性较大, 同时在 对物料碎屑加工过程, 裸露的剪切刀容易夹伤 操作人员。 发明内容 [0003]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 期望提供一种车床加工用余料自动回收装 置。 [0004]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一种车床加工用余料自动回收装置, 包括车 床、 余料回收箱, 其特 征是: 所述余料回收箱与所述车床连接, [0005]所述余料回收箱是由进料斗、 挡板、 粉碎轮、 储料箱组成, 所述进料斗位于所述余 料回收箱顶端与所述车床连接, 所述挡板位于所述进料斗底端, 所述粉碎轮固定在所述进 料斗与所述储料箱中间, 所述进料斗为倒锥形空腔结构斗, 在所述进料斗倾斜的进料壁上 设置有吸料孔与过滤孔; 当所述加工构件对工件进行加工时, 加工工件产生的废屑通过进 料壁上的吸料孔形成的吸力附着在进 料壁上, 当加工结束, 进 料壁上的吸力消失, 废屑通过 倾斜的进料壁滚落到进料斗底端, 穿过所述挡板上 的过滤栅格进入粉碎腔, 经过粉碎轮的 粉碎后, 集中在储料箱内。 [0006]吸料装置, 所述吸料装置是由电机、 吸风口、 排风口、 引风机、 空气腔道组成, 所述 吸风口位于所述余料回收箱隔断壁上, 所述排风口位于所述车床侧 面上, 所述引风机连接 所述吸风口与所述排风口, 所述空气腔道位于所述进 料斗壁后侧, 与所述吸风口连接; 当加 工构件工作时, 所述电机开启带动所述引风机工作, 将空气从进料壁上 的吸料孔吸入所述 空气腔道, 所述空气腔道与所述吸风口连接, 将空气通过 所述引风机增压后从排 风口排出。 [0007]加工电机固定在所述车床上, 加工构件与所述加工电机连接 。 [0008]本实用新型中, 进料壁是由进料孔壁与过滤孔壁组成, 当引风机在电机的带动下 工作时, 加工的工件废屑通过强大 的空气吸力附着在进料壁上, 所述进料孔壁上 的进料孔 为大空气孔, 所述过滤孔壁上 的过滤孔为小空气孔, 所述过滤孔壁将加工废屑阻挡在进料 壁上, 防止进入所述空气腔道, 影响引风机使用。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16368193 U 3
专利 一种车床加工用余料自动回收装置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赞助2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元下载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03:14:28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629.9 KB)
分享
友情链接
专利 渗透测试攻击路径规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GB-T 25205-2010 雨淋喷头.pdf
GB-T 15852.1-2020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消息鉴别码 第1部分:采用分组密码的机制.pdf
GB-T 40753.3-2024 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 ISO 28000实施指南 第3部分:中小企业采用ISO 28000的附加特定指南 海港除外.pdf
GB-T 30942-2014 化妆品中禁用物质乙二醇甲醚、乙二醇乙醚及二乙二醇甲醚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pdf
NY-T 4261-2022 农业大数据安全管理指南.pdf
GB-T 42450-2023 信息技术 大数据 数据资源规划.pdf
CISSP官方学习指南(OSG)第9版 中文版.pdf
T-CADERM 3008—2019 严重过敏反应诊断和早期治疗规范.pdf
GB-T 42137-2022 离散型智能制造能力建设指南.pdf
GB-T 18107-2017 红木.pdf
DB43-T 2091-2021 烤烟与半夏套种技术规程 湖南省.pdf
GBT 4109-2022 交流电压高于1000V的绝缘套管.pdf
GB-T 6900-2016 铝硅系耐火材料化学分析方法.pdf
GB-T 40659-2021 智能制造 机器视觉在线检测系统 通用要求.pdf
信通院 数据治理研究报告-2020年——培育数据要素市场路线图.pdf
GB-T 34690.8-2017 印刷技术 胶印数字化过程控制 第8部分:胶印设备.pdf
GM-T 0011-2012 可信计算 可信密码支撑平台功能与接口规范.pdf
GB-T 30825-2014 热处理温度测量.pdf
YD-T 4245-2023 电信网和互联网数据脱敏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pdf
1
/
3
10
评价文档
赞助2元 点击下载(629.9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