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行业标准网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10811831.7 (22)申请日 2021.07.19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13425842 A (43)申请公布日 2021.09.24 (73)专利权人 北京理工大 学 地址 100082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 号 (72)发明人 谢海燕 庄婉茹 王云锋 黄利利  聂伟东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 所(特殊普通 合伙) 11463 专利代理师 王焕 (51)Int.Cl. A61K 41/00(2020.01)A61K 39/39(2006.01) A61K 9/127(2006.01) A61K 36/185(2006.01) A61K 47/46(2006.01) A61P 35/00(2006.01) A61P 37/04(2006.01) 审查员 张丽芳 (54)发明名称 一种细菌和植物 来源的融合囊泡、 制备方法 及其应用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细菌和植物来源的融合 囊泡、 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涉及生物医学技术领 域。 所述融合囊泡包含由细菌外膜囊泡和植物类 囊体膜融合而成的混合膜结构, 其中, 所述细菌 为革兰氏阴性细菌, 所述植物类囊体为菠菜的类 囊体。 本发 明的融合囊泡结合了细菌外膜囊泡和 植物类囊体膜的特性, 囊泡结构均一, 可高效、 迅 速地到达肿瘤, 肿瘤靶向性高且蓄积时间较长; 在肿瘤的治 疗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9页 附图8页 CN 113425842 B 2022.06.14 CN 113425842 B 1.一种细菌和植物来源的融合囊泡, 其特征在于, 所述融合囊泡包含由细菌外膜囊泡 和植物类囊体膜融合而成的混合膜结构, 其中, 所述细菌为革兰氏阴性细菌, 所述植物类囊 体为菠菜的类囊体; 所述细菌外膜囊泡与所述植物类囊体膜的质量比为1:0.2, 1:0.4, 1:0.8, 1:1, 1:2或1: 4。 2.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囊泡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以所述细菌外膜囊泡与所述植 物类囊体膜为原料, 制备 得到所述融合囊泡; 先将植物类囊体膜通过聚碳酸酯多孔膜挤出, 再将所述细菌外膜囊泡和所述植物类囊 体膜一起通过聚碳 酸酯多孔膜, 挤出获得 所述融合囊泡。 3.权利要求2所述的融合囊泡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挤出通过脂质体挤出器进 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融合囊泡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挤出在缓冲液中进 行。 5.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融合囊泡的制备 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所述缓冲液为PBS缓冲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囊泡在制备巨噬细胞免疫调节剂中的应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 其特 征在于, 所述巨噬细胞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 其特 征在于, 所述巨噬细胞为RAW264.1细胞。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巨噬细胞免疫调节剂具有以下功能中 的至少一种: (a)上调M1型巨噬细胞的共刺激分子表型; (b)下调M2型巨噬细胞的共刺激分 子表型; 和/或(c)调节肿瘤组织免疫抑制微环境。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囊泡在制备促进DC细胞共刺激分子表达的产品中的应 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所述促进DC细胞共刺激分子表达包括上 调DC细胞中CD 80、 CD86、 MHC II类三种共刺激分子中的一种或多种。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应用, 其特 征在于, 所述DC细胞为骨髓来源树 突状细胞。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囊泡在制备用于预防、 治疗肿瘤的药物中的应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肿瘤包括肝癌、 胃癌肺癌、 结肠癌、 卵巢癌、 乳腺癌或宫颈癌。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应用, 其特 征在于, 所述肿瘤为结肠癌或乳腺癌。 16.一种药物组合物, 其特 征在于, 所述药物组合物包 含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囊泡。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3425842 B 2一种细菌和植物来源的融合囊泡、 制备方 法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技术领域, 尤其是涉及一种细菌和植物来源的融合囊泡、 制 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0002]肿瘤作为一类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 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随着对肿瘤微环 境及肿瘤发生、 发展、 耐药和转移 等过程的深入了解, 临床上已经有多种抗肿瘤药物用于对 肿瘤的诊断和化疗治疗中, 但是由于肿瘤 靶向性不佳, 肿瘤内蓄积能力较差, 严重损伤正常 细胞和组织, 毒副作用强, 同时小分子药物代谢较快, 容易被肝肾清除, 血药浓度低, 抗肿瘤 效果不尽如人意。 因此, 如何高效地将抗肿瘤药物递靶向递送到肿瘤, 提高药物在肿瘤部位 的富集, 降低其在正常组织中的浓度, 成为制药 领域研究的热点。 [0003]近年来, 以生物膜为基础的仿生递送体系在肿瘤治疗领域备受瞩目。 其特点有: (1)生物膜结构具有极佳的相容性; (2)生物膜的表 面蛋白具有天然的生物学 活性和广阔的 应用空间, 是信息交换、 信号通路传达的重要媒介; (3)作为新一代的载药平台, 生物膜结构 和内核成分均可实现小分子、 核酸、 多肽甚至蛋白类药物的包载。 因此结合生物膜的独特优 势, 其在肿瘤治疗方面有着很强的应用前 景。 [0004]鉴于此, 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细菌和植物来源的融合囊泡、 制 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 发明的融合囊泡结合了细菌外膜囊泡和植物类囊体膜的特性, 融合囊泡结构均一, 可高效、 迅速地到 达肿瘤, 肿瘤靶向性高且蓄积时间较长; 在肿瘤的治疗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 [0006]在第一方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细菌和植物来源的融合囊泡, 所述融合囊泡包含 细菌外膜囊泡和植物类囊体膜的混合膜结构, 其中, 所述细菌为革兰氏阴性细菌, 所述植物 类囊体为菠菜的类囊体。 细菌外膜囊泡含有细菌来源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s, 可以通过 toll样受体等通路刺激BMDC细胞, 可以充当肿 瘤治疗的疫苗佐剂成分。 植物类囊体可以利 用肿瘤微环境的双氧水和水, 自发产氧, 最终通过ROS的产生杀死肿瘤。 本发明的融合囊泡 结合了二者的特性, 由细菌外膜囊泡(OMV)与植物类囊体膜(NTs)融合而成; OMV提供肿瘤 靶 向性并激活肿瘤微环 境免疫, NTs作为光敏剂对肿瘤进 行光动力杀伤; 本发 明融合囊泡能够 依靠细菌 外膜囊泡的肿瘤靶向性快速富 集于肿瘤区域, 参与肿瘤治疗。 [0007]本发明中, 所述融合囊泡结构均一, 粒径为200nm~250nm。 所述融合囊泡具有衍生 所述融合囊泡的细菌外膜囊泡和植物类囊体膜的生理特性。 用SDS ‑PAGE方法分析融合囊泡 上的蛋白分别来源于细菌外膜囊泡和植物类囊体。 融合囊泡的生理特性具有改善的靶向效 率, 改善的递送能力。 [0008]在第二方面, 本发明提供了所述融合囊泡的制 备方法, 以细菌外膜囊泡与植物类 囊体膜为原料, 制备 得到所述融合囊泡;说 明 书 1/9 页 3 CN 113425842 B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细菌和植物来源的融合囊泡、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细菌和植物来源的融合囊泡、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第 1 页 专利 一种细菌和植物来源的融合囊泡、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第 2 页 专利 一种细菌和植物来源的融合囊泡、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01:47:04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