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10911464.8
(22)申请日 2021.08.10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13599537 A
(43)申请公布日 2021.11.05
(73)专利权人 中国药科大学
地址 211198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龙眠大
道639号
(72)发明人 江峰 刘静 黄德春 陈维
(74)专利代理 机构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
(普通合伙) 32204
专利代理师 刘红阳
(51)Int.Cl.
A61K 47/69(2017.01)
A61K 31/4985(2006.01)A61K 47/54(2017.01)
A61P 35/00(2006.01)
A61K 49/00(2006.01)
B82Y 5/00(2011.01)
审查员 辛铁钢
(54)发明名称
一种纳米聚集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聚集体及其制备方
法和应用, 所述纳米聚集体包括CPUL1和三苯基
膦衍生物; 所述制备方法为CPUL1和三苯基膦衍
生物分别溶于有机溶剂中, 得到CPUL1溶液和三
苯基膦衍生物溶液; 三苯基膦衍生物溶液中加入
去离子水, 初次搅拌得到混合溶液, 在所述混合
溶液中加入CPUL1溶液, 再次搅拌均匀后得到纳
米聚集体。 本发明的纳米粒子粒径均一, 可以延
长体内循环周期、 提高疏水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且易通过肿瘤部位的EPR 效应, 在肿瘤部位积聚,
降低对正常组织的暴露, 更好地发挥抗肿瘤效
果。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7页 附图11页
CN 113599537 B
2022.07.12
CN 113599537 B
1.一种纳米聚集体, 其特 征在于, 所述纳米聚集体包括CPUL1和三苯基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聚集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纳米聚集体为球形形貌, 纳米
聚集体的粒径为5 ‑500 nm。
3.根据权利要求1 ‑2任一所述的纳米聚集体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1) CPUL1和三苯基膦分别溶于有机溶剂中, 得到CPUL1溶液和三苯基膦溶液; (2) 三苯基膦
溶液中加入去离子水, 初次搅拌得到 混合溶液, 在混合溶液中加入步骤 (1) 中的CPUL1溶液,
再次搅拌均匀后得到纳米聚集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纳米聚集体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1) 中, 所述CPUL1
溶液和三苯基膦 溶液的摩尔浓度比为1 ‑100: 1‑10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纳米聚集体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1) 中, 所述有机溶
剂为乙酸乙酯、 丙酮、 甲醇、 二氯甲烷、 三氯甲烷、 丙酸乙酯、 乙酸丙酯、 二甲基亚砜或乙醇中
任意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纳米聚集体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2) 中, 所述初次搅
拌和/或再次搅拌为磁力搅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纳米聚集体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2) 中, 初次搅拌温
度为20‑80℃, 搅拌速度为5 0‑2000 rp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纳米聚集体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2) 中, 再次搅拌温
度为25‑60℃, 搅拌速度为10 0‑2500 rpm, 搅拌时间为0.5 ‑24 h。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纳米聚集体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2) 中, 纳米聚集体
中CPUL1和/或三苯基膦的摩尔浓度为0.16 ‑16 mM/L。
10.根据权利要求1 ‑2任一所述的纳米聚集体在制备肿瘤治疗药物中的应用。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3599537 B
2一种纳米聚集体及其制备方 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药物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纳米聚集体及其制备 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攀升, 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严重疾病。 目
前, 有很多恶性肿瘤仍然没有很好的药物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化疗是目前临床上最广泛使
用的癌症治疗方式之一。 然而, 大多数化疗药物通常遇到水溶性差和缺 乏选择性或特异性
的不足, 这可能导致不令人满意的治疗 结果和严重的副作用, 例如在肿瘤组织中的低积累、
生物利用度差、 严重的耐药性、 对健康组织的副作用等。
[0003]TrxR1(thioredoxin reductase 1, 硫氧还蛋白还原酶1), 是一种可用于支持细胞
生长, 并保护它们免受导致氧化应激的氧自由基伤害的含硒酶。 TrxR1在多种原发性肿瘤
(如肝癌)细胞内高度 表达, 且与多种肿瘤的预后不良相关联; 对其抑制能阻止肿瘤形成, 抑
制肿瘤增殖和DNA复制, 对肿 瘤发生与 发展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CPUL1的结构记载在专利
CN201510894070.0中, 专利中的吡喃并[3,2 ‑α ]吩嗪衍生物即为CPUL1。 在Liao J, Wang L,
Wu Z, et al.Identification of phenazine analogue as a novel scaffold for
thioredoxin reductase I inhibitors against Hep G2 cancer cell lines[J]
.Journal of Enzyme Inhibition&M edicinal Chemistry,2 019,34(1):1158.中研究表明,
吩嗪衍生物CPUL1是一种TrxR 1抑制剂。
[0004]线粒体被认为是癌症、 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疾病新药设计 的最重要靶标之一。 体外
线粒体膜电位180~200mV时, 内侧带负电; 在活细胞和机体内略低, 为130~150mV。 利用亲
脂阳离子进行药物递送, 其中研究最为成功的是三苯基膦衍生物(TPP)。 TPP所含三个苯环
可增大分子表面积, 并形成离域正电荷, 可穿过线粒体双层疏水膜。 许多生物活性分子经
TPP修饰后, 显示出线粒体靶向性。
[0005]为了保留化疗药物的高效抗癌活性, 同时减少其对机体其他部位的毒副作用, 通
常将化疗药物与纳米载药递送系统联合使用。 这些纳米载体辅助药物递送系统建立了一种
新型的癌症治疗方法, 并在近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然而, 纳米载体辅助药物递送系统仍
然有其不可避免的缺点: 例如, 化疗 药物的载药率并不理想, 普遍低于10%(w/w), 导致为了
达到药效, 需要注 射大量的纳米载体, 使病人的顺应性降低, 同时大多 数载体不但没有直接
的治疗效果, 还会导致在人体内的降解和新陈代谢过程中引起毒性和炎症; 此外, 不同形貌
的纳米载体的药物装载能力以及降解速率是不确定的, 因此, 整体治疗效果是不可知的。
发明内容
[0006]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载药率高、 粒径均一的纳米聚集体及其制 备
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的另一 目的是提供一种纳米聚集体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 目的是
提供一种纳米聚集体在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0007]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纳米聚集体, 所述纳米聚集体包括CPUL1和三苯基膦衍生物,说 明 书 1/7 页
3
CN 113599537 B
3
专利 一种纳米聚集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01:47:01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