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10807826.9
(22)申请日 2021.07.16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13527500 A
(43)申请公布日 2021.10.2 2
(73)专利权人 蒋小滔
地址 510080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京溪沙
太南路1023号10 0栋606房
(72)发明人 蒋小滔 刘璇 吴砂
(74)专利代理 机构 深圳叁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44434
专利代理师 李国强
(51)Int.Cl.
C07K 16/44(2006.01)
A61K 39/395(2006.01)
A61P 35/00(2006.01)
A61P 1/16(2006.01)(56)对比文件
CN 109021 108 A,2018.12.18
AU 2018208191 A1,2019.07.04
US 2019046 659 A1,2019.02.14
US 2018346 592 A1,2018.12.0 6
Nishida, T等.Glypican 3 -Targeted
Therapy i n Hepatocel lular Carci noma.
《CANCERS》 .2019,第1 1卷(第9期),文献号13 39,
第1-13页.
Li, D等.Persistent Po lyfuncti onal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 ls That
Target Glypican 3 El iminate Orthotopic
Hepatocel lular Carci nomas in Mice.
《GASTROENTEROLO GY》 .2020,第158卷(第8 期),第
2250-2265页.
审查员 杨策
(54)发明名称
一种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的全人源 单克隆
抗体、 其嵌合 抗原受体及应用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的全
人源单克隆抗体, 其包括重链CDR1 ‑CDR3和轻链
CDR1‑CDR3, 其中, 所述重链CDR1 ‑CDR3包括氨基
酸序列1‑3; 所述轻链 CDR1‑CDR3包括氨 基酸序列
4‑6。 本发明还涉及有关该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
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 以及基于该磷
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的全人
源嵌合抗原受体。 本发明还涉及该磷脂酰肌醇蛋
白聚糖3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作为药物在抗肿
瘤、 抗肝癌领域的应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9页
序列表8页 附图12页
CN 113527500 B
2022.09.20
CN 113527500 B
1.一种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磷脂酰肌醇蛋白
聚糖3的全人源单 克隆抗体包括重链CDR 1‑CDR3和轻链CDR 1‑CDR3,
其中,
所述重链CDR 1‑CDR3分别如氨基酸序列1 ‑3所示;
所述轻链CDR 1‑CDR3分别如氨基酸序列4 ‑6所示;
所述氨基酸序列1 ‑6如SEQ ID No. 1‑SEQ ID No. 6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 其特征在于, 所
述重链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 7所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 其特征在于, 所
述轻链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 8所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 其特征在于, 所
述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选自F ab片段抗体、 F(ab')2片段抗体、 单链可
变区片段抗体或双特异性 抗体的一种。
5.一种全人源嵌合抗原受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全人源嵌合抗原受体是基于权利要求
1‑4任一项所述的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的全人源单 克隆抗体制备而成。
6.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作为制备抗
肝癌的药物的应用。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3527500 B
2一种磷脂酰肌醇 蛋白聚糖 3的全人源 单克隆抗体、 其嵌合 抗原
受体及应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生物基因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的全人源单克隆
抗体、 其嵌合 抗原受体及应用。
背景技术
[0002]中国是肝癌大国, 2020年, 中国有39万人死于肝癌, 在所有癌症中排第二位, 仅次
于肺癌, 给 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带来 严重威胁。
[0003]手术、 放疗和化疗, 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肿瘤的三大传统治疗方法。 手术可以切除肉
眼可见或影像学可见 的肿瘤, 但对于通过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转移的、 肉眼或影像学不可
见的肿瘤细胞则无能为力。 而且肝癌术后的复发率非常高, 其5年生存率只有10%左右。 放
疗和化疗都属于非特异性疗法, 除了杀伤肿瘤细胞外, 对正常组织和细胞尤其是分裂旺盛
的造血干细胞抑制明显, 从而带来明显的副作用。 2008年, 索拉菲尼(Sorafenib)成为第一
个被批准用于临床治疗肝癌的分子靶向药物; 2017年12月, 瑞戈菲尼(Stivarga)作为二线
治疗肝癌的靶向药物在中国获批上市。 然而它们的实际疗效仍远不能令人满意, 患者总体
生存时间只能延长2 ‑3个月。 因此, 亟需开发出新的、 有效的肝癌治疗方法。
[0004]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AntigenReceptor ‑Tcell, 简称CAR ‑T)是近几年发
展起来的免疫治疗方法, 已在血液肿瘤的治疗中显示出极强的抗肿瘤效果。 图1示出了嵌合
抗原受体(CAR)结合T细胞形成CAR ‑T的过程示意图。 可见CAR ‑T结合了抗体与T细胞各 自的
优点, 其优点为(1)其胞外区为抗体的可变区, 可以特异性识别肿 瘤抗原; (2)胞内区为T细
胞活化信号分子CD3ζ及辅助刺激分子CD28或4 ‑1BB。 2017年8月和10月, 美国FDA相继批准了
世界上第一和第二个CAR ‑T产品, 分别用于治疗儿童及青年的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和成
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在全世界范围内, 以CAR ‑T为治疗手段的临床试验近几年呈爆炸
式 增长。 截止2021年6 月, 全世界登记注册的 CAR ‑T临 床试验 (https://
clinicaltrial s.gov/)就达122 0项之多, 其中在中国开展的就有 448项, 占36.72%。 2021年
6月22日, 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正式批准复星凯特CAR ‑T产品阿基仑赛注射液
(即抗人CD19的CAR ‑T细胞注射液)上市, 这 意味着中国终于 迎来了细胞免疫 治疗元年。
[0005]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 ‑3, 简称GPC3)是一种硫酸乙酰肝素糖蛋白, 主要
表达于细胞膜表 面。 图2示出了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的结构示意图。 GP C3核心蛋白包含58 0
个氨基酸, 分子量为70kD, 中间为Furin蛋白酶酶切位点。 Furin蛋白酶裂解Arg358和Cys359
形成40kD的氨基末端亚基和 30kD的羧基末端亚基, 两个亚基以二硫键相连接; 羧基末端通
过与糖基磷脂酰肌醇(GPI)共价结合而锚定于细胞膜上, 两条硫酸乙酰肝素侧链分别位于
Cys495和Cys5 08上。
[0006]GPC3表达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在成人肝癌以及多种儿童恶性实体瘤如卵黄囊肿
瘤、 肝母细胞瘤、 未分化肉瘤、 威尔姆斯肉瘤、 横纹肌肉瘤以及未成熟畸胎瘤等高表达; 在正
常人组织中几乎不表达, 因此其有望成为肝癌和儿童恶性实体瘤免疫治疗的理想靶点之说 明 书 1/9 页
3
CN 113527500 B
3
专利 一种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其嵌合抗原受体及应用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3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3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01:46:55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