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10739502.6
(22)申请日 2021.06.30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13456828 A
(43)申请公布日 2021.10.01
(73)专利权人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广州消化
疾病中心、 广州医科 大学附属市
一人民医院、 华 南理工大 学附属
第二医院)
地址 51018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盘福路1
号
(72)发明人 袁友永 刘晔 姜茂麟 罗诗维
杨蕊梦 江新青 (74)专利代理 机构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44202
专利代理师 陈旭红 晏静文
(51)Int.Cl.
A61K 47/60(2017.01)
A61K 31/704(2006.01)
C07D 405/10(2006.01)
A61P 35/00(2006.01)
C08F 293/00(2006.01)
C08F 220/38(2006.01)
C08G 65/334(2006.01)
审查员 胡议文
(54)发明名称
一种氧化还原响应性顺序释药系统及其制
备方法与应用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还原响应性顺序释
药系统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 明的氧化还原
响应性顺序释药系统是一种是基于活性氧敏感
的硫醇缩酮键和谷胱甘肽敏感的二硫键合成的
一种双响应顺序释药系统, 用于顺序递送CyNH2
和化疗药物, 协同增效, 以增强癌症治疗效果。 本
发明的氧化还原响应性顺序释药系统集合了对
肿瘤微环境的响应、 顺序药物释放、 协同治疗和
制造外源性ROS等特点, 很好地克服现有技术的
局限性。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11页 附图15页
CN 113456828 B
2022.08.16
CN 113456828 B
1.一种氧化还原响应性 顺序释药系统的制备 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1)合成聚合物mPEG ‑CPDB
将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 4 ‑氰基‑4‑(硫代苯甲硫基)戊酸CPDB、 4 ‑(二甲氨基)吡啶DMAP
和二环己基碳 二亚胺DCC溶于溶剂中, 反应, 得到mPEG ‑CPD;
(2)合成单体MTK
将巯基乙酸和丙酮 混合, 反应, 得到的TK ‑COOH和硼氢化钠溶解在四氢呋喃中, 加入碘,
第二次反应, 淬灭反应后纯化, 得到的TK ‑OH与三乙胺溶解在二氯甲烷中, 加入甲基丙烯酰
氯, 再次反应, 纯化, 干燥, 得到 MTK;
(3)合成单体MSS
将甲基丙烯酰氯与溶解在二氯甲烷中的2,2' ‑二硫代二乙醇、 三乙胺混合, 反应, 纯化,
干燥, 得到 MSS;
(4)合成带有活性氧响应键的聚合物mPEG ‑PTK
将步骤(1)中所述mPEG ‑CPDB、 步骤(2)中所述MTK和偶氮二异丁腈AIBN溶解在二氧己环
中, 反应, 分离, 得到mPEG ‑PTK;
(5)合成带有谷胱甘肽响应键的聚合物mPEG ‑PSS
将步骤(1)中所述mPEG ‑CPDB、 步骤(3)中所述MSS和AIBN溶解在1,4 ‑二氧六环 中, 反应,
分离, 得到mPEG ‑PSS;
(6)合成带有ROS响应键的载 药聚合物系统
将步骤(4)中所述mPEG ‑PTK和对硝基苯氯甲酸NPC溶解在DCM中, 反应, 分离, 得到粗产
物TEA, 将其和化疗药物溶解在N,N ‑二甲基甲酰胺DMF中, 再次反应, 纯化, 得到mPEG ‑PDurg;
(7)合成带有谷胱甘肽响应键的载 药聚合物mPEG ‑PCy
将双(三氯甲基)碳酸酯、 CyNH2、 N,N‑二异丙基乙胺DIPEA与乙腈混合, 反应, 去除溶剂,
加入溶于DC M的步骤(5)所述mPEG ‑PSS, 再次反应, 纯化, 得到mPEG ‑PCy;
(8)合成氧化还原响应性 顺序释药系统P PDCy
将步骤(6)中所述mPEG ‑PDurg和步骤(7)所述mPEG ‑PCy溶解在二甲基亚砜中, 再与水混
合, 反应, 透析, 得到P PDCy。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氧化还原响应性 顺序释药系统的制备 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步骤(1)中所述mPEG、 CP DB、 DMAP以及DC C的用量按照摩尔比1: 1 ‑5: 1‑5: 1‑5配比计算;
步骤(1)中所述溶剂为 二氯甲烷、 氯仿、 四氢呋喃 中至少一种;
步骤(1)中所述溶剂的用量 为按照1g mPEG配比10 ‑35mL溶剂计算;
步骤(2)中所述巯基乙酸和丙酮的摩尔比为1: 1 ‑2;
步骤(2)中所述TK ‑COOH和硼氢化钠按照质量比1: 1 ‑5配比;
步骤(2)中所述四氢呋喃与TK ‑COOH按照1g TK‑COOH配比5‑30mL四氢呋喃计算;
步骤(2)中所述 碘和硼氢化钠按照质量比1 ‑4: 1配比;
步骤(2)中所述TK ‑OH和三乙胺的摩尔比为1 ‑3: 1;
步骤(2)中所述甲基丙烯酰氯与TK ‑OH的摩尔比为1: 1 ‑2;
步骤(2)中所述 二氯甲烷与TK ‑OH按照1g TK‑OH配比20 ‑50mL二氯甲烷计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氧化还原响应性 顺序释药系统的制备 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步骤(1)中所述反应为搅拌 反应20‑30h;权 利 要 求 书 1/3 页
2
CN 113456828 B
2步骤(2)中所述反应的时间为 4‑8h;
步骤(2)中所述第二次反应为回流反应24 ‑48h;
步骤(2)中所述再次反应为搅拌 反应7‑15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氧化还原响应性 顺序释药系统的制备 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步骤(1)中所述mPEG ‑CPD在下一步反应前 过滤, 采用冷乙醚 沉淀, 真空干燥;
步骤(2)中所述反应在N2气氛下搅拌进行;
步骤(2)中所述TK ‑COOH与硼氢化钠溶解在四氢呋喃前 经过冷却, 过 滤, 洗涤;
所述洗涤为分别采用己烷和水洗涤;
步骤(2)中所述纯化的步骤: 将再次反应的产物真空下除去溶剂, 混合物溶解在氢氧化
钠溶液中, 乙酸乙酯萃取, 干燥, 真空下浓 缩, 硅胶柱纯化, 真空干燥过夜;
所述硅胶柱纯化以体积比为1: 1 ‑3的DCM/乙酸乙酯作为洗脱剂;
步骤(2)中所述纯化是采用硅胶柱纯化;
所述硅胶柱纯化以体积比为1: 1的DC M/乙酸乙酯作为洗脱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氧化还原响应性 顺序释药系统的制备 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步骤(3)中所述2,2' ‑二硫代二乙醇和三乙胺的摩尔比为1 ‑5: 1;
步骤(3)中所述甲基丙烯酰氯与2,2' ‑二硫代二乙醇的摩尔比为1: 1 ‑2;
步骤(3)中所述 二氯甲烷与三乙胺按照1g三乙胺配比40 ‑80mL二氯甲烷计算;
步骤(4)中所述mPEG ‑CPDB和MTK的质量比为1: 1 ‑3;
步骤(4)中所述mPEG ‑CPDB和AIBN的质量比为1: 0.01 ‑0.02;
步骤(4)中所述 二氧己环的与mPEG ‑CPDB按照1g的mPEG ‑CPDB配比10 ‑50mL计算;
步骤(5)中所述mPEG ‑CPDB和MSS的质量比为1: 1 ‑3;
步骤(5)中所述mPEG ‑CPDB和AIBN的质量比为1: 0.01 ‑0.02;
步骤(5)中所述 二氧己环的与mPEG ‑CPDB按照1g的mPEG ‑CPDB配比10 ‑50mL计算;
步骤(6)中所述mPEG ‑PTK和NPC的质量比为1: 0.5 ‑2;
步骤(6)中所述TEA和化疗药物的摩尔比为1 ‑3: 1;
步骤(6)中所述DC M与NPC按照1g对硝基苯氯甲酸配比20 ‑50mL DCM计算;
步骤(6)中所述DMF与mPEG ‑PTK按照1g mPEG‑PTK配比20 ‑50mL DMF计算;
步骤(7)中所述CyNH2的用量为1g CyNH2配比0.25 ‑1.5mL DIPEA;
步骤(7)中所述双(三氯甲基)碳 酸酯和CyNH2的质量比为1 ‑2: 1;
步骤(7)中所述乙腈与CyNH2按照1g CyNH2配比20‑100mL乙腈计算;
步骤(8)中所述mPEG ‑PDurg和mPEG‑PCy的质量比为1: 0.8 ‑1.2;
步骤(8)中所述mPEG ‑PDurg和二甲基亚砜按照1g mPEG‑PDurg配比100mL二甲基亚砜计算;
步骤(8)中所述mPEG ‑PDurg和水按照1g mPEG‑PDurg配比1900‑2100mL水计算。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氧化还原响应性 顺序释药系统的制备 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步骤(3)中所述反应为搅拌 反应7‑15h;
步骤(4)中所述反应是在6 5℃‑85℃下搅拌 反应12‑24h;
步骤(5)中所述反应是在6 5℃‑85℃下搅拌 反应12‑24h;
步骤(6)中所述反应为搅拌 反应12‑48h;
步骤(6)中所述再次反应搅拌 反应24‑48h;权 利 要 求 书 2/3 页
3
CN 113456828 B
3
专利 一种氧化还原响应性顺序释药系统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3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3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01:46:36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