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行业标准网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10870997.6 (22)申请日 2021.07.3 0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13666641 A (43)申请公布日 2021.11.19 (73)专利权人 西安交通大 学 地址 710049 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72)发明人 雷波 牛雯  (74)专利代理 机构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 公司 6120 0 专利代理师 马贵香 (51)Int.Cl. C03C 10/00(2006.01) C03C 4/00(2006.01) A61K 41/00(2020.01) A61P 29/00(2006.01) A61P 31/04(2006.01) A61P 35/00(2006.01) B82Y 40/00(2011.01)B82Y 5/00(2011.01) (56)对比文件 CN 106673426 A,2017.0 5.17 US 20190 00973 A1,2019.01.0 3 Niu, W;Guo, Y et.al.Mo nodisperse Branched Molybdenum-Based Bi oactive Nanoparticles Sign ificantly Promote Osteogenic Differentiati on of Adipose- Derived Stem Cel ls. 《Particle & Particle Systems Characterizati on》 .2019,第3 6卷(第7 期),第1-10页. 郭敏;张红梅 等.树枝状介孔 生物活性玻璃 的制备及表征. 《精细化工》 .2020,第37 卷(第4 期),第710 -714页. Dang, WT;Wang, XY et.al.3D pri nting of Mo-containing scaffolds with activated anabolic respo nses and bi-l ineage bioactivities. 《Theran ostics》 .2018,第8卷 (第16期),第4372-439 2页. 审查员 陈夏琳 (54)发明名称 一种多功能生物活性微晶玻璃纳米材料及 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生物活性微晶玻 璃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方法包括以下 步骤: 基于溶胶凝胶模板法以TEOS、 TEP、 四水硝 酸钙分别作为硅源、 磷源和钙源合成BGN; 将BGN 与乙酰丙酮钼混合并通过水热反应得到钼掺杂 的生物活性微晶玻璃纳米材料。 本发 明使用的溶 胶‑凝胶模板法和水热法的方法环保、 操作方便、 原料成本低; 制备的Mo ‑BGN具有优异的光热性 能、 抗氧化性能、 生物相容性、 抗炎性质和促血管 能力, 同时, 在近红外激光照射下Mo ‑BGN也表现 出抗菌和抗肿瘤性质, 因此该纳米材料在感染/ 肿瘤术后组织再生中有着很好的应用前 景。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10页 附图5页 CN 113666641 B 2022.08.23 CN 113666641 B 1.一种多功能生物活性 微晶玻璃纳米材 料的制备 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溶胶凝胶模板法以正硅酸乙酯、 磷酸三乙酯、 四水硝酸钙分别作为硅源、 磷源和钙 源合成生物活性玻璃纳米颗粒; 将生物活性玻璃纳米颗粒与乙酰丙酮钼混合并通过水热反应得到钼掺杂的生物活性 微晶玻璃纳米材 料; 合成生物活性玻璃纳米颗粒的具体方法为: 将模板剂加入溶剂中搅拌直至充分溶解得混合溶液, 加入正硅酸乙酯, 充分反应后加 入磷酸三乙酯和四水硝酸钙的水溶液, 充分反应至结束; 反应产物通过离心、 洗涤, 待冷冻 干燥后煅烧得到生物活性玻璃纳米颗粒; 所述模板剂为十二胺或溴代十六烷基吡啶; 水热反应的具体方法为: 将乙酰丙酮钼与 生物活性玻璃纳米颗粒以 (3~18) :1的质量比完全分散在乙醇溶液中, 超声处理使其混合均匀; 在160~200oC进行水热反应, 得到沉淀并将其冷冻干燥得到钼掺杂 生物活性 微晶玻璃纳米材 料; 微晶玻璃纳米材 料具有晶态与非晶态结构, Mo的价态以+4和+6 两种形式存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生物 活性微晶玻璃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板剂为十二胺, 向无水乙醇与去离子混合液中加入十二胺, 搅拌直至充分溶解得混 合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生物 活性微晶玻璃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板剂为溴代十六烷基吡啶, 将溴代十六烷基吡啶和尿素完全溶解在 含有环己烷和去 离子水的混合溶 液中, 搅拌充分后加入异丙醇, 搅拌直至充分溶解得混合溶 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生物 活性微晶玻璃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生物活性玻璃纳米颗粒的化学组成为80SiO2‑16CaO‑4P2O5和60SiO2‑36CaO‑4P2O5。 5.一种多功能生物活性微晶玻璃纳米材料, 其特征在于, 由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方 法制得。 6.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方法制得的多功能生物活性微晶玻璃纳米材料作为感染/ 肿瘤术后组织再生的修复材 料中的应用。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3666641 B 2一种多功能生物活性微晶玻璃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 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可降解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生物活性微晶玻 璃纳米材 料及其制备 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0002]皮肤作为抵御病毒入侵的第一道防线, 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严重癌变和创伤的威 胁。 虽然皮肤肿瘤治疗和创面修复各有成熟 的治疗方案, 但肿瘤与创面的协同治疗仍然是 一个重大的临床挑战。 特别是对于局部实体瘤的术后治疗, 不仅存在肿瘤复发的风险, 而且 肿瘤残留部位的慢性炎症微环境对肿瘤手术切除引起的大量组织缺损的愈合也有负面影 响。 近年来, 随着生物材料研究的不断深入, 开发具有治疗、 修复目的可降解生物平台是皮 肤相关疾病治疗成功的关键。 虽然目前开发的多功 能生物材料在肿瘤治疗、 组织修复领域 具有应用优势, 但多种功 能组分的叠加增加了制备与降解难度, 并且治疗和 修复的效率仍 有待提高。 [0003]目前, 在合成型生物可降解材料的使用中, 生物活性玻璃纳米颗粒 (BGN) 因其结构 可控、 生物降解性优异、 合 成技术简单和制备成本低廉, 在 包括药物/基因传递、 肿瘤治疗和 组织修复等的生物医学应用中具有明显优势。 但目前BGN的研究与应用还处于初 级阶段, 还 存在易团聚、 缺乏修饰位点等困难与挑战。 但随着临床需求的复杂化, 通过对BGN的组分进 行控制, 设计含其 他功能离 子的多功能BGN是解决应用难题的有效办法。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生物活性微晶玻璃纳 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该 方法工艺简单, 获得的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抗氧化性能和光热性能, 在对感 染/肿瘤治疗和术后组织 修复上展现出巨大的应用优势。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 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6]一种多功能生物活性 微晶玻璃纳米材 料的制备 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07]基于溶胶凝胶模板法以正硅酸乙酯、 磷酸三乙酯、 四水硝酸钙分别作为硅源、 磷源 和钙源合成生物活性玻璃纳米颗粒; [0008]将生物活性玻璃纳米颗粒与乙酰丙酮钼混合并通过水热反应得到钼掺杂的生物 活性微晶玻璃纳米材 料。 [000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 步改进, 合成生物活性玻璃纳米颗粒的具体方法为: [0010]将模板剂加入溶剂中搅拌直至充分溶解得混合溶液, 加入正硅酸 乙酯, 充分反应 后加入磷酸三乙酯和四水硝酸钙的水溶液, 充分反应至结束; 反应产物通过离心、 洗涤, 待 冷冻干燥后煅烧得到生物活性玻璃纳米颗粒。 [001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 步改进, 所述模板剂为十二胺或溴代十六烷基吡啶。 [001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模板剂为十二胺, 向无水乙醇与去离子混合液中 加入十二胺, 搅拌直至充分溶解得混合溶 液。说 明 书 1/10 页 3 CN 113666641 B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多功能生物活性微晶玻璃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多功能生物活性微晶玻璃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第 1 页 专利 一种多功能生物活性微晶玻璃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第 2 页 专利 一种多功能生物活性微晶玻璃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01:46:08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