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10786116.2
(22)申请日 2021.07.12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13633829 A
(43)申请公布日 2021.11.12
(73)专利权人 深圳大学
地址 518061 广东省深圳市南 山区南海大
道3688号
(72)发明人 黄鹏 杨晨 罗永祥 林静
(74)专利代理 机构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普通 合伙) 44268
专利代理师 徐凯凯
(51)Int.Cl.
A61L 27/56(2006.01)
A61L 27/54(2006.01)A61L 27/10(2006.01)
A61L 27/18(2006.01)
A61L 27/50(2006.01)
B33Y 10/00(2015.01)
B33Y 70/10(2020.01)
B33Y 80/00(2015.01)
A61K 41/00(2020.01)
A61P 35/00(2006.01)
A61K 33/34(2006.01)
A61P 19/08(2006.01)
A61K 47/34(2017.01)
(56)对比文件
US 20190 60028 A1,2019.02.28
US 20173 54755 A1,2017.12.14
US 202108740 0 A1,2021.0 3.25
审查员 梁玉平
(54)发明名称
一种多功能复合多孔支架及其制备方法与
应用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复合多孔支架及
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其中, 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对
生物陶瓷块材进行超声剥离处理, 得到生物陶瓷
纳米片, 所述生物陶瓷纳米片具备近红外光热转
换性能; 将所述生物陶瓷纳米片与生物高分子材
料混合, 得到打印用复合膜; 将所述打印用复合
膜进行3D打印, 制备得到多功能复合多孔支架。
本发明方法制备工艺简单、 易于操作, 有利于临
床推广和应用; 通过本发明方法制得的多功能复
合多孔支架具备优异的近红外二区光热转换性
能, 可用于更深层次的肿瘤光热治疗; 同时其能
够降解释放活性元素Cu, Si等微量元素, 有利于
骨缺损修复。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3页
CN 113633829 B
2022.10.14
CN 113633829 B
1.一种多功能复合多孔支 架的制备 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 步骤:
对生物陶瓷块材进行超声剥离处理, 得到生物陶瓷纳米片, 所述生物陶瓷纳米片具备
近红外光热转换性能,所述 生物陶瓷块材为SrCuSi4O10和BaCuSi4O10中的一种或两种;
将所述生物陶瓷纳米片与生物高分子材 料混合, 得到打印用复合膜;
将所述打印用复合膜进行3D打印, 制备 得到多功能复合多孔支 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复合多孔支架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对生物陶瓷块材
进行超声剥离处 理, 得到生物陶瓷纳米片的步骤 包括:
将生物陶瓷块材加入到剥离溶剂中, 得到生物陶瓷块剥离溶液, 所述剥离溶剂为纯水、
盐酸、 单宁酸和N ‑甲基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多种;
对所述生物陶瓷块剥离溶 液进行超声剥离处 理, 得到生物陶瓷纳米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复合多孔支架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物高分子
材料为聚己内酯、 海藻酸钠、 壳聚糖和明胶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复合多孔支架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生物陶瓷
纳米片与生物高分子材料混合的步骤中, 所述生物陶瓷纳米片与生物高分子材料的质量比
为0.1‑2: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复合多孔支架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近红外光热
转换性能包括近红外一区光热转换性能和近红外二区光热转换性能, 所述近红外一区的波
长为780‑1100nm, 所述近红外二区的波长为1 100‑2526n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复合多孔支架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打印用复
合膜进行3D打印的步骤中, 3D打印的温度为20 ‑200℃。
7.一种多功能复合多孔支架, 其特征在于, 采用权利要求1 ‑6任一所述多功能复合多孔
支架的制备 方法制得。
8.一种多功能复合多孔支架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将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复合多孔
支架用于制备治疗肿瘤的药物。
9.一种多功能复合多孔支架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将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复合多孔
支架用于骨缺损修复的药物。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3633829 B
2一种多功能复合多孔支架及其制备方 法与应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医用生物材料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复合多孔支架及其制备
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0002]骨缺损是临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造成骨缺损的原因往往是多样的, 包括先天性
骨疾病、 创伤, 骨肿瘤切除等等。 以肿瘤切除后的骨缺损修复为例, 虽然手术联合辅助化疗
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但仍存在癌症复发或转移的风险。 此外, 伴随手术治疗所造成
的骨缺损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这通常需要植入骨支架 来引导新骨长入。 因此, 开发一种既能
促进成骨, 又能切除残留肿瘤 细胞的新型骨架修复材 料至关重要。
[0003]近年来, 利用双功能骨组织工程支架治疗肿瘤相关缺损已成为一大研究热电。 这
些骨组织工程支架 通常由骨修复材料与光热转换制剂 涂层组成。 光热转换制剂 涂层可将近
红外光转化为热进行肿瘤治疗, 而骨修复材料能促进骨缺损 部位再生。 虽然这些复合支架
具有良好的骨修复和 抗肿瘤能力, 但目前所用光热制剂普遍不具备生物活性, 且所用激光
主要集中在近红外一区, 组织穿透深度有限, 很难满足临床 需求。 与近红外一区光相比, 近
红外二区光对组织的穿透更深, 最大允许能量更高。 因此, 开发具备生物活性的近红外二区
光热制剂, 并制备成多孔支 架用于骨肿瘤切除后的缺损修复更有临床意 义。
[0004]因此, 现有技 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0005]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复合多孔支架及其
制备方法与应用, 旨在解决现有复合支架仅具有红外一区光热转换性能, 无法实现更深层
的肿瘤治疗与组织 修复的问题。
[0006]本发明的技 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多功能复合多孔支 架的制备 方法, 其中, 包括 步骤:
[0008]对生物陶瓷块材进行超声剥离处理, 得到生物陶瓷纳米片, 所述生物陶瓷纳米片
具备近红外光热转换性能;
[0009]将所述生物陶瓷纳米片与生物高分子材 料混合, 得到打印用复合膜;
[0010]将所述打印用复合膜进行3D打印, 制备 得到多功能复合多孔支 架。
[0011]所述多功能复合多孔支架的制备方法, 其中, 所述生物陶瓷块材为SrCuSi4O10和
BaCuSi4O10中的一种或两种。
[0012]所述多功能复合多孔支架的制备方法, 其中, 对生物陶瓷块材进行超声剥离处理,
得到生物陶瓷纳米片的步骤 包括:
[0013]将生物陶瓷块材加入到剥离溶剂中, 得到生物陶瓷块剥离溶液, 所述剥离溶剂为
纯水、 盐酸、 单宁酸和N ‑甲基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4]对所述生物陶瓷块剥离溶 液进行超声剥离处 理, 得到生物陶瓷纳米片。说 明 书 1/5 页
3
CN 113633829 B
3
专利 一种多功能复合多孔支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01:46:0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