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行业标准网
(19)中华 人民共和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111015341.2 (22)申请日 2021.08.31 (71)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地址 130022 吉林省长 春市人民大街5 625 号 (72)发明人 田华雨 盛舒 陈学思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27 代理人 刘乐 (51)Int.Cl. A61K 47/69(2017.01) A61K 47/60(2017.01) A61K 31/28(2006.01) A61P 35/00(2006.01) B82Y 5/00(2011.01)B82Y 30/00(2011.01) B82Y 40/00(2011.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双重活性氧产生器的纳米颗粒及其制 备方法、 应用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颗粒, 其特征在于, 包括金属有机框架 MIL‑100以及复合在所述金属 有机框架MIL ‑100上的Mn‑Salen和聚乙烯吡咯烷 酮。 本发明提供的具有特定组成和特定结构的纳 米颗粒, 是具有双重活性氧产生器的纳米颗粒, 该纳米颗 粒中的MIL ‑100可以催化肿瘤部位高表 达的H2O2通过芬顿反应产生 ·OH, MnS可将H2O2转 化为1O2, 这两种高细胞毒性的ROS可用于杀伤肿 瘤细胞, 从而实现肿瘤的催化治疗。 此外, MIL ‑ 100可以消耗抗氧化剂谷胱甘肽进一步放大细胞 内的氧化压力, 而MnS具有显著 的磁共振成像性 能, MIL‑100在GSH诱导下会发生降解, 因此, 纳米 颗粒具有长期的生物安全性。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9页 附图3页 CN 113952470 A 2022.01.21 CN 113952470 A 1.一种纳米颗粒, 其特征在于, 包括金属有机框架MIL ‑100以及复合在所述金属有机框 架MIL‑100上的Mn‑Salen和聚乙烯吡咯烷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颗粒, 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有机框架MIL ‑100具有多孔 结构; 所述Mn‑Salen复合在所述金属有机框架MIL ‑100的孔洞中和/或所述金属有机框架 MIL‑100的表面; 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复合在所述金属有机 框架MIL‑100的表面; 所述纳米颗粒为能够产生双重活性氧的纳米颗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颗粒, 其特 征在于, 所述Mn ‑Salen为Mn‑Salen配合物; 所述Mn‑Salen中Mn与Salen配 体通过配位键结合; 所述Mn‑Salen中Mn具有+3价; 所述Mn‑Salen中所述Mn与所述Salen的摩尔比为1: 1; 所述Mn‑Salen复合在所述金属有机 框架MIL‑100上的方式包括吸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颗粒, 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复合在所述金属 有机框架MIL‑100上的方式包括配位结合; 所述配位结合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与所述金属有机 框架MIL‑100中Fe进行配位; 所述Mn‑Salen与所述金属有机 框架MIL‑100的质量比为(3~5): 1; 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 量与所述金属有机框架MIL ‑100和Mn‑Salen总质 量的比为 (0.3~3): (0.3~3); 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分子量 为10000~60000Da; 所述纳米颗粒的粒径为3 0~200nm。 5.一种纳米颗粒的制备 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1)将Mn‑Salen、 金属有机 框架MIL‑100和水混合后, 得到 担载Mn‑Salen的MI L‑100; 2)将上述步骤得到的担载Mn ‑Salen的MIL ‑100、 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水再次混合后, 得到 纳米颗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Mn ‑Salen与金属有机框架MIL ‑ 100的质量比为(3~5): 1; 所述混合的时间为2 ~48h; 所述担载Mn ‑Salen的MI L‑100与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比为(0.3~3): (0.3~3); 所述再次混合的时间为0.2 ~24h; 所述再次混合后还 包括分离和超声分散步骤; 所述金属有机 框架MIL‑100的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a)将铁源、 1,3,5 ‑苯三甲酸和溶剂混合后, 经过微波反应后, 得到金属有机框架MIL ‑ 10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 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所述铁源 包括六水合氯化铁; 所述溶剂包括DMF、 DMSO、 EtOH和MeOH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1,3,5 ‑苯三甲酸和铁源的摩尔比为(0.2 ~30): (0.2~30); 所述微波反应的时间为5~ 25min; 所述微波反应的温度为5 0~200℃。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13952470 A 28.一种制剂, 其特 征在于, 包括纳米颗粒和药 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所述纳米颗粒包括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纳米颗粒或权利要求6~8任意一项 所述的制备 方法所制备的纳米颗粒。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 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 剂的剂型包括口服制 剂、 注射剂、 栓 剂或吸入剂; 所述纳米颗粒的剂量 为0.05~300mg/kg; 所述制剂的剂型包括胶囊、 微囊、 片剂、 颗粒剂、 丸剂、 分散粉末、 液体制剂、 煎膏剂、 悬 浮剂、 糖浆剂、 凝胶剂、 气雾剂、 贴剂、 脂质体、 口服液、 静脉注射液或肌肉注射液; 所述制剂中, 所述纳米颗粒的质量含量 为1%~10 0%。 10.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纳米颗粒、 权利要求6~8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 所制备的纳米颗粒或权利要求8~ 9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剂在制备治疗肿瘤的药物中的应用。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13952470 A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双重活性氧产生器的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双重活性氧产生器的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第 1 页 专利 一种双重活性氧产生器的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第 2 页 专利 一种双重活性氧产生器的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01:45:44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