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中华 人民共和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11021611.0
(22)申请日 2021.09.01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13683661 A
(43)申请公布日 2021.11.23
(73)专利权人 济宁医学院
地址 272100 山东省济宁市北湖新区荷花
路133号
(72)发明人 王军 杨中兴 刘景 王守信
孔令栋 李正澳 耿晓晴 宋豪杰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睿智保诚专利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1732
代理人 周新楣
(51)Int.Cl.
C07K 5/078(2006.01)
C07K 1/107(2006.01)
C07K 1/02(2006.01)
C09K 11/06(2006.01)
A61K 47/42(2017.01)
A61K 31/192(2006.01)A61K 49/00(2006.01)
A61P 35/00(2006.01)
B82Y 5/00(2011.01)
(56)对比文件
CN 105837833 A,2016.08.10
CN 108752541 A,2018.1 1.06
CN 110628035 A,2019.12.31
CN 110652494 A,2020.01.07
WO 2016123 675 A1,2016.08.1 1
CN 10814 4042 A,2018.0 6.12
CN 103520700 A,2014.01.2 2
CN 105254707 A,2016.01.20
Ji 等.Hypoxia/Temperature/pH Triple
Stimuli–Responsive Bl ock Copo lymers:
Synthesis, Self-As sembly, and Co ntrolled
Drug Release. 《Macromo l. Mater. Eng.》
.2021,第3 06卷
王军 等.多肽基超分子 螺旋聚合物. 《化学
进展》 .2015,第27 卷(第10期),
审查员 郝攀
(54)发明名称
一种双重响应二肽超分子聚合物及其制备
方法和应用
(57)摘要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 明
提供了一种双重响应二肽超分子聚合物, 采用液
相合成法, 通过色氨酸甘氨酸二肽在N端修饰乏
氧响应基元对硝基氯甲酸苄酯或2 ‑(2‑硝基咪
唑‑1‑基)乙酸, 在C端修饰温敏基元树枝状烷氧
醚, 在水溶液中经自组装形成双重敏感的超分子
聚合物。 该超分子聚合物制备简单, 通过色氨酸
荧光特征, 在乏氧条件下荧光强度大大增强, 同
时该聚合物可以对药物的包覆, 在乏氧条件下聚
合物解组装实现药物的释放, 为新型纳米药物的
载体方面的研发提供了 研究基础。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15页 附图11页
CN 113683661 B
2022.03.11
CN 113683661 B
1.一种双重响应二肽超分子聚合物, 其特征在于, 由双重响应二肽超分子单体在水中
经过自组装得到;
所述二肽超分子聚合物的质量浓度为0.0 5~2mg/mL;
所述双重响应二肽超分子单体具有如下 所示结构:
所述R’为氢;
所述X为甲基或乙基。
2.一种制备双重响应二肽超分子聚合物的单体, 其特 征在于, 具有如下 所示结构:
所述R’为氢;
所述X为甲基或乙基。
3.权利要求2所述超分子单体的制备 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 含下列步骤:
(1)将色氨酸、 1 ‑羟基苯并三唑、 甘氨酸甲酯 盐酸盐、 二 氯甲烷、 N,N ‑二异丙基乙胺和1 ‑
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 酰二亚胺盐酸盐混合, 进行缩合反应, 得到化 合物A;
(2)将化合物A、 水合氢 氧化锂和甲醇水 溶液混合, 进行 取代反应, 得到化 合物B;
(3)将化合物B、 树枝化烷氧醚、 二 氯甲烷、 4 ‑二甲氨基吡啶和1 ‑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
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混合, 进行酯化反应, 得到化 合物C;
(4)将化合物C、 二氯甲烷和三氟乙酸混合, 进行 取代反应, 得到化 合物D;
(5)在碱性条件下, 将化合物D、 单体和反应物混合, 进行酰胺化反应, 即得所述双重响权 利 要 求 书 1/3 页
2
CN 113683661 B
2应二肽超分子单体;
步骤(5)中所述单体为对硝基氯甲酸 苄酯或2‑(2‑硝基咪唑 ‑1‑基)乙酸;
所述反应物包 含二氯甲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 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所述 步骤(1)中色氨酸 为Boc‑L‑色氨酸;
所述色氨酸、 1 ‑羟基苯并三唑、 甘氨酸甲酯盐酸盐的摩尔比为0.8~1.2: 1~1.4: 0.9~
1.3;
所述色氨酸和N,N ‑二异丙基乙胺的摩尔比为1: 2 ~2.4;
所述色氨酸和1 ‑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的摩尔比为1: 1.2~
1.4;
所述色氨酸和二氯甲烷的用量比为1m mol: 3~10mL;
所述步骤(1)中缩合反应的温度为20~3 0℃, 所述缩合反应的时间为10~12h 。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2)中甲醇水溶液中甲醇的
体积分数为3 0~40%;
所述化合物A和水合氢 氧化锂的摩尔比为1: 2 ~2.2;
所述化合物A和甲醇水 溶液的用量比为1m mol: 5~10g;
所述步骤(2)中取代反应的温度为20~3 0℃, 所述取代反应的时间为2 ~3h。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3)中树枝化烷氧醚和化合物B
的摩尔比为1: 1.3~1.5;
所述化合物B和二氯甲烷的用量比为1m mol: 10~20mL;
所述化合物B和4 ‑二甲氨基吡啶的摩尔比为1: 0.3~0.5;
所述化合物B和1 ‑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的摩尔比为1: 1.2~
1.4;
所述步骤(3)中酯化反应的温度为20~3 0℃, 所述酯化反应的时间为12 ~14h。
7.如权利要求3或6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4)中化合物C和二氯甲烷
的用量比为1m mol: 7~13mL;
所述化合物C和三氟乙酸的摩尔比为1: 20~ 22;
所述步骤(4)中取代反应的温度为20~3 0℃, 所述取代反应的时间为2.5~3.5 h。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5)中碱性条件的pH值为9~
10;
所述步骤(5)中酰胺化反应的温度为20~3 0℃, 所述 酰胺化反应的时间为10~14h 。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当单体为对硝基氯甲酸苄酯时, 所述反
应物包含二氯甲烷, 所述 化合物D和二氯甲烷的用量比为1m mol: 35~45mL;
所述化合物D和对硝基氯甲酸 苄酯的摩尔比为1: 1.1~1.2;
当单体为2 ‑(2‑硝基咪唑 ‑1‑基)乙酸时, 所述反应物包含二氯甲烷、 1 ‑羟基苯并三唑和
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 酰二亚胺盐酸盐;
所述化合物D和2 ‑(2‑硝基咪唑 ‑1‑基)乙酸的摩尔比为1: 1~1.1;
所述化合物D和1 ‑羟基苯并三唑的摩尔比为1: 1.2 ~1.3;
所述化合物D和二氯甲烷的用量比为1m mol: 45~55mL;
所述化合物D和1 ‑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的摩尔比为1: 1.4~权 利 要 求 书 2/3 页
3
CN 113683661 B
3
专利 一种双重响应二肽超分子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3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3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01:45:4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