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行业标准网
ICS 67.080.10 B 31 DB21 辽 宁 省 地 方 标 准 DB21/T 3329—2020 粳稻保质储存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of storge for quality preservation of Japonica Paddy 2020 - 10 - 30 发布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 - 11 - 30 实施 发 布 DB21/T 3329—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标准的起草单位:辽宁省粮食科学研究所、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公司辽宁分公司、辽宁省储备粮 管理有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曹毅、余军林、赵旭、李佳、王德华、林子木、纪立波、魏剑英、李仰东、郑刚、 刘盛华。 本标准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 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 归口管理部门通讯地址: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2号),联系电话:024-23447862 标准起草单位通讯地址:辽宁省粮食科学研究所(沈阳市皇姑区宁山东路29号),联系电话: 024-86846840 I DB21/T 3329—2020 粳稻保质储存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粳稻保质储存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储存技术选用及应用工艺、储藏期间的粮情 检测与品质质量检验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辽宁省区域范围内粮食加工和收储企业在粮仓中散装粳稻的储存。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350 稻谷 GB 2715 GB 5009.3 GB 17440 GB 50176 GB /T 20569 GB /T 21015 GB /T 22497 GB /T 29374 GB /T 29890 LS/T 1201 LS/T 1202 DB21/T 313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粮食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粮食加工、储运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稻谷储存品质判定规则 稻谷干燥技术规范 粮油储藏 熏蒸剂使用准则 粮食储藏 谷物冷却机应用技术规程 粮油储藏技术规范 磷化氢环流熏蒸技术规程 储粮机械通风技术规程 储粮仓房内部环流通风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粳稻 Japonica Paddy 粳型非糯性稻谷的果实,籽粒一般呈椭圆形,米质粘性较大胀性较小。 3.2 保质储存 Storge for quality preservation 以延缓粳稻品质劣变为主要目的,对储存的粳稻采取适时通风和低温储藏为主的技术措施,并辅助 采取定期检测粮情和储存品质常规管理措施的储存方法。 4 基本要求 1 DB21/T 3329—2020 4.1 储粮仓房 4.1.1 仓房的围护结构应完整、坚固,能够安全承载粮堆垂直压力和侧压力及风载、雪载等荷载,具 有良好的防水、防渗、防潮、密闭、隔热性能。 4.1.2 仓盖和仓墙应具有完好的隔热层、防水层或防潮层,外表面宜刷涂浅色或高反射率的防水材料。 2 2 4.1.3 仓房的隔热性能应符合GB 50176的有关要求,仓盖的传热系数应在0.35 W/m ·K~0.40 W/m ·K 2 2 之间,仓墙的传热系数应在0.53 W/m ·K~0.70 W/m ·K之间。传热系数达不到以上要求时,应在仓盖 内表面喷涂发泡聚氨酯等隔热材料或在仓内加设隔热吊顶,在仓墙内表面增铺板状隔热材料及保护层。 4.1.4 仓内地坪应铺设防渗、防潮层,整体完好、平整、无裂缝。 4.1.5 门窗、通风口开闭结构严紧,并具有隔热、密闭、防雨雪、防雀、防虫和防鼠措施。 4.1.6 粮仓应满足气密性要求,即仓压由500Pa降至250Pa的压力半衰期:平房仓≥40s,筒仓、浅圆仓 ≥60s。 4.2 配套设施设备 4.2.1 粮库应配备干燥、清理、输送、计量、通风、制冷、熏蒸、消防、扦样、质量检验等设备设施。 4.2.2 储粮仓房应配备机械通风系统、粮情测控系统、磷化氢环流熏蒸系统、空调设备及送风系统或 内环流通风系统。 4.2.3 根据所处的储粮生态条件和过夏期间环境气候特点、仓房类型和采用储藏技术的需要,可选配 谷物冷却机,高大平房仓、浅圆仓和立筒仓等大型粮仓应配备深层扦样设备。 4.2.4 储粮仓房应按照GB 17440的规定配备除尘、防爆设备。 4.3 入仓质量和品质 4.3.1 水分含量应控制在 15.0%~15.5%之间。水分含量超过 15.5%的粳稻入仓前须干燥处理至标准以 内。采用粮食干燥机进行干燥应按照 GB/T 21015 规定执行。 4.3.2 出糙率和整精米率应符合 GB1350 规定的三等及以上等级要求,杂质、黄粒米和谷外糙米含量及 互混率均应符合 GB1350 规定。 4.3.3 储存品质指标应符合 GB/T 20569 中“宜存”的有关规定。 4.3.4 卫生指标应符合 GB 2715 的规定。 4.3.5 对已出现发热、霉变及生虫情况或存在类似隐患的粳稻不得直接入仓储存,须先单独堆存并经 过降温、降水、灭霉或杀虫等对应方法处理至正常粮情后方可入仓。 4.4 进出仓 4.4.1 不同仓型进出仓作业方式和操作要求均应按照 GB/T 29890 的有关规定执行。 4.4.2 装仓前,应将空仓、货场及作业区清扫干净。空仓、输送设备、器材和用具发现有活虫时,应 先采用符合 GB/T 22497 规定的杀虫剂进行熏杀处理。 4.4.3 不同品种、不同等级、不同生产年度的粳稻应分仓储存。 4.4.4 宜在低温季节完成装粮入仓。高温入仓的粳稻应及时采取机械通风、机械制冷等有效降温措施, 降低和均衡粮堆温度。 4.4.5 装粮入仓时,入仓粮温与当时环境温度的差值应小于结露温差。当入仓粮温高于环境温度并且 温差达到结露温差时,应先采取合理堆积、冷却散热、自然通风降温等方式,使粮堆内积热充分散发后 方可入仓。 4.4.6 同一仓房宜在较短时间内一次完成入仓。确需分批入仓时,各批次间的粮食温度差应小于 5℃。 当粮堆内温差超过 5℃以上,应及时采取机械通风措施均衡粮温。 2 DB21/T 3329—2020 4.4.7 装粮入仓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破损、减轻自动分级和杂质聚集现象。入房式仓时,应 经常移动输送机的位置或采用摆头式输送机进行多点卸料。由仓顶中心入粮口进筒式仓时,应设置有效 的布料、均分和减碎装置。 4.4.8 装仓或补仓完毕入粮结束后,应及时平整粮面,粮堆高度不应超过储粮仓房设计装粮线。 4.4.9 粳稻储存期不宜超过 3 年。达到储存年限或储存品质指标已不符合 GB/T 20569 中“宜存”规定 的粳稻要及时出仓。 4.4.10 出仓前应按照 GB 1350 和 GB/T 20569 规定的质量和品质指标及检验方法进行严格检验,出具 检验报告。 4.4.11 出仓时,粮食温度与当时的环境温度的差值应小于结露温差。若达到或超过结露温差时,应暂 停出仓。 4.4.12 同一仓房宜在较短时间内一次完成出仓。确需分批出仓时,应保证剩余散粮仍能实施局部通风、 熏蒸等安全储粮操作。 4.4.13 出仓时应合理使用起地、提升、输送、出仓、清仓和装车等设备,减少破损、降低扬尘。 5 储存技术选用及应用工艺 5.1 适时通风储藏 5.1.1 通风目的、方式及工艺 5.1.1.1 粳稻入仓后,应利用外界低温环境,于夜间和早晨开启仓窗或轴流风机进行排热换气。 5.1.1.2 在秋季,当粮堆平均温度高于环境温度 8℃时,应利用轴流风机或在仓底通风口安装离心风 机进行机械通风降温。 5.1.1.3 在冬季, 充分利用自然低温,分 2~3 个阶段进行机械通风降温,将粮堆平均温度降至-5℃~0℃。 5.1.1.4 在春夏气温上升季节,适时开启仓窗或仓墙上轴流风机进行排热换气通风,及时排除仓内积 热,降低仓温和表层粮温。 5.1.1.5 在夏季高温季节,密切注意粮情的变化。若出现粮堆内积热、局部高温等异常情况或存在类 似隐患时,应采用单管或多管通风机及时进行局部通风降温处理;若粮温出现明显回升时,应利用空调 等机械制冷设备进行控温或补冷,必要时利用谷物冷却机进行全仓冷却通风降温。 5.1.1.6 再次进入秋冬季后,当粮堆平均温度高于环境温度 8℃时,宜利用轴流风机采取低风量缓速 通风方式分阶段通风降温,将粮堆平均温度降至-5℃~0℃。 5.1.2 通风操作与管理 5.1.2.1 进行机械通风降温操作时,应按照 LS/T 1202 的规定执行。 5.1.2.2 在机械通风前,应按照 LS/T 1202 的有关方法判断允许通风的条件,正确选择通风时机进行 有效通风,同时避免因有害通风造成通风过程中水分减量和通风后产生粮堆内局部结露、仓顶和仓墙结 霜的现象。 5.1.2.3 在机械通风前后和过程中,应按照 LS/T 1202 的有关要求做好通风前的准备、过程中的检查 和结束后的管理。 5.2 低温储藏 5.2.1 低温储藏方式及工艺 3 DB21/T 3329—2020 5.2.1.1 在秋冬季节,当环境温度较低、自然冷源充足时,应采取自然通风、自然冷却、机械通风或 转仓冷却等方式,将粮堆平均温度逐步降至-5℃~0℃,进入自然低温储藏状态。 5.2.1.2 在春季气温回升前,利用隔热材料封堵门窗孔洞,减少环境温度变化对低温储藏状态粮堆的 影响。 5.2.1.3 在春夏气温上升季节,应在夜间和和早晨适时开启轴流风机进行排热换气,及时排除仓内积 热,延缓低温储藏状态粮堆的温度回升。 5.2.1.4 在夏季高温季节,可应用空调等机械制冷设备产生人工冷源、或利用内环流通风系统缓慢释 放粮堆“冷心”部位冷源对仓内空间进行冷却降温,必要时可利用谷物冷却机进行整仓冷却通风降温, 始终将仓温和粮堆最高温度控制在 20℃以下,粮堆平均温度控制在 15℃以下,确保粳稻低温储藏安全 过夏。 5.2.2 低温储藏操作与管理 5.2.2.1 应根据具体粮情、仓房隔热性能、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合理制定详细的低温储藏技术应用 实施方案。 5.2.2.2 采取机械通风降温进行自然低温储藏时,应按照 LS/T 1202 中机械通风降温的有关规定执行。 5.2.2.3 采用隔热材料封堵门窗孔洞时,所选材料的导热系数应在 0.024W/m·K~0.14 W/m·K 之间, 本身不易燃烧、吸湿、霉烂、虫蛀,无毒、价廉、施工方便。 5.2.2.4

pdf文档 DB21-T 3329-2020 粳稻保质储存技术规程 辽宁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21-T 3329-2020 粳稻保质储存技术规程 辽宁省 第 1 页 DB21-T 3329-2020 粳稻保质储存技术规程 辽宁省 第 2 页 DB21-T 3329-2020 粳稻保质储存技术规程 辽宁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3 01:59:35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