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行业标准网
ICS 65.020.20 B 16 山 DB14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 14/T 2075—2020 葡萄霜霉病防治技术规程 2020 - 09 - 10 发布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 - 11 - 10 实施 发 布 DB14/T 2075—2020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防治原则......................................................................................................................................................... 1 5 发病症状......................................................................................................................................................... 1 6 防治方法......................................................................................................................................................... 2 7 防治记录......................................................................................................................................................... 3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葡萄霜霉病防治记录表........................................................................................... 4 I DB14/T 2075—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标准由山西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温鹏飞、李晓慧、牛铁泉、张鹏飞、梁长梅、张晓萍。 II DB14/T 2075—2020 葡萄霜霉病防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葡萄霜霉病的术语和定义、防治原则、发病症状、防治方法及防治记录。 本标准适用于葡萄霜霉病的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葡萄霜霉病 由葡萄单轴霉菌寄生引发,为专性寄生真菌,菌丝体为无隔、多核菌丝,在寄主细胞间扩展蔓延, 以瘤状吸器从寄主细胞内吸取营养,发病部位产生白色的霜霉状霉层。 4 防治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为主,科学进行化学防治”的原则。 农药使用应符合GB/T 8321、NY/T 1276的规定。 5 5.1 发病症状 叶片症状 叶片遭受病原菌侵染后,初期形成淡黄色、半透明、不规则形状的水渍斑,随后逐渐融合成黄褐色 不规则的大病斑;在阴湿多雨的环境下,叶背面形成白色霜霉状物,严重时致使叶片干枯甚至脱落。 5.2 新梢症状 霜霉病菌侵染花梗、果梗叶柄及新梢后,起初产生浅色水渍斑,后期形成形状不规则的黄褐色病斑。 在相对湿度较高的环境下,侵染部位会出现白色霉层,而在相对湿度低的环境下,侵染部位会发生皱缩, 随后扭曲或枯死。 5.3 果粒症状 1 DB14/T 2075—2020 幼嫩果粒感病后,果色变灰色,果粒和果梗表面密生白色霉菌。膨大期果粒染病后,果面形成褐色 病斑,生长受阻,发育不均衡,近成熟期遇雨易形成裂果。白、绿色葡萄品种感染后,果粒呈暗灰绿色, 而红色葡萄品种病部呈粉红色,病粒近成熟时易脱落。 6 防治方法 6.1 农业防治 6.1.1 合理密植 采用单篱架,南北行向,栽植密度为行距2.0 m~2.5 m,株距0.8 m~1.0 m。及时绑蔓、摘心和去除 副梢,改善架面通风透光条件。 6.1.2 合理负载 一般产量应控制在1000 kg/667 m2~1500 kg/667 m2左右。 6.1.3 清除菌源 冬季彻底清园后的枯枝落叶无害化处理,全园喷施3~5波美度石硫合剂,以铲除越冬病菌。芽体膨 大时喷施0.5波美度石硫合剂。生长期发现病叶、病果、病梢应及时摘除清理出果园。 6.1.4 避雨栽培 采用避雨小拱棚,拱棚的拱高为2.5 m,肩高为2 m,宽为1.8 m,棚膜用厚度为0.03 mm无色聚乙烯 膜。 6.1.5 果实套袋 在坐果稳定、整穗及疏粒结束后套袋。 6.2 化学防治 6.2.1 新梢展叶至开花前 新梢展叶后喷施1.8%复硝酚钠水剂3000~6000倍,开花前喷施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 液。 6.2.2 落花后至幼果膨大期 落花后2 d~3 d喷施2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3000~4000倍和42%代森锰锌悬浮剂600倍混合液;花后10 d~15 d喷施1:2:200倍波尔多液。 6.2.3 封穗期至着色初期 套袋前喷施40%嘧霉胺悬浮剂10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套袋后喷施一次50% 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雨季初期使用80%五水硫酸铜400倍和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混 合液预防病害发生。发现霜霉病较重时连续喷2次66.8%丙森·缬霉威可湿性粉剂700~1000倍液,间隔期 为15 d。 6.2.4 2 浆果着色期至完熟期 DB14/T 2075—2020 在浆果着色期至完熟期可交替使用80%五水硫酸铜400倍或1:2:200倍波尔多液,施药间隔期10 d~15 d。 7 防治记录 建立葡萄霜霉病防治记录表,定期观察记录防治效果。防治记录表内容包括品种名称、防治时间、 防治区域、药剂名称、药剂用量、使用浓度、使用方法和防治效果等,具体格式参见附录A。 3 DB14/T 2075—2020 A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葡萄霜霉病防治记录表 葡萄霜霉病防治记录见表A.1。 表 A.1 地点: 品种名称 防治时间 葡萄霜霉病防治记录表 日期: 防治区域 药剂名称 记录人: 药剂用量 使用浓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使用方法 防治效果

pdf文档 DB14-T2075—2020 《葡萄霜霉病防治技术规程》 山西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4-T2075—2020 《葡萄霜霉病防治技术规程》 山西省 第 1 页 DB14-T2075—2020 《葡萄霜霉病防治技术规程》 山西省 第 2 页 DB14-T2075—2020 《葡萄霜霉病防治技术规程》 山西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3 01:58:11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