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行业标准网
ICS 65.020.20 B 62 DB21 辽 宁 省 地 方 标 准 DB21/T 3336—2020 大花杓兰人工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on on Cypripedium macranthum 2020 - 10 - 30 发布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 - 11 - 30 实施 发 布 DB21/T 3336—2020 目 前 次 言 ............................................................................. II 8 建立技术档案..........................................................................4 附录 A(资料性).........................................................................5 附录 B(资料性)..........................................................................6 附录 C(资料性).........................................................................7 I DB21/T 3336—2020 前 言 本规程按照GB/T 1.1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辽宁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本标准起草人:陈玮、黄彦青、于帅、张粤、苏道岩、李岩。 本标准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 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 归口管理部门通讯地址:辽宁省林业和草原局(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 2号),联系电话: 024-23448927。 标准起草单位通讯地址: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72号),联 系电话:024-83970349。 II DB21/T 3336—2020 大花杓兰人工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花杓兰人工栽培有关的术语和定义、场地选择、设施建设、生产管理栽培技术、病 虫害防治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大花杓兰的人工栽培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旱作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大花杓兰 大花杓兰(Cypripedium macranthum Sw.)为兰科(Orchidaceae)杓兰属(Cypripedium)多年生草 本。其形态特征、生态学特性及用途见附录 A。 3.2 基质 大花杓兰人工栽培中用来固定植株及贮存植物所需水分、养分的材料。常采用的基质有种植土、木 屑、腐殖质等。 3.3 分株苗 分株获得的无病虫害、长势良好的种苗。 3.4 病害 植物的各部分因病原微生物(包括真菌、细菌、类菌质体、病毒)的侵染或因生理的原因导致的各 种病斑、组织溃烂、坏死、穿孔、褪色等伤害。 3.5 1 DB21/T 3336—2020 虫害 植物各部位因害虫危害造成的穿孔、缺损、褪色、斑点、死亡等伤害。 4 场地选择 4.1 地形环境 选择阳面、通风、排水良好的环境;地形应选择空旷平地或南低北高面向东南的坡地。 4.2 场地条件 要求周围 5km 无“三废”污染等其它污染源。场地环境空气应符合 GB 3095-2012 规定的二级标准; 大花杓兰人工栽培地应具备水源,水质清洁,灌溉水质应符合 GB 5084-2005 规定的旱作农田灌溉水质 标准;土壤环境应符合 GB 15618-1995 规定的二级标准。 5 设施建设 5.1 作业道路设置 根据坡向,结合排灌系统和道路,划分小区,作业道宽为0.8–1.0m。 5.2 栽培设施建设 5.2.1 设施大棚 热镀锌钢管构架,圆拱顶,跨度6-12m,檐高至少4m,可单栋或连栋,长效农用薄膜覆盖。配备遮 阳网、防虫网,遮光网的光率为45%-75%。 5.2.2 灌溉系统 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和生产需要,可做喷灌、滴灌或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压力泵和电动机,规格 根据苗圃大小和肥药管接头来定,肥药管选用抗老化PE管,直径一般为直径1-1.5cm,长度可根据场地 大小而定。 5.2.3 肥药池 大小根据栽培场地及需要而定,用于把各种肥料配成液肥和配混农药。为保证效率高,效果好,液 肥及农药一定要充分搅拌均匀后喷灌,最好再安装搅拌器,施肥喷药时搅拌均匀。 5.2.4 苗床 苗床边框为铝合金材质,支架部分的钢管和苗床网都采用热镀锌工艺。采用离地栽培0.75m的高苗 床,宽1.2m。石棉瓦等存在安全隐患的材质不得用于苗床垫板、护栏等。 6 生产管理栽培技术 6.1 种苗分株时期 6.1.1 分株时期 春季大花杓兰芽破土期,秋季地上部分枯黄时,进行分株栽培。 6.1.2 分株方法 用消毒过的剪刀将大花杓兰以自然丛株分开,或以每株含 1-2 潜伏芽为原则进行切分。除去干瘪皱 的老茎,以促进新芽萌发,剪去已发黑、空心腐烂的老根,将修剪清理好的植株放在阴凉处,晾干伤口, 然后种植。 6.2 种植基质 2 DB21/T 3336—2020 6.2.1 基质的选择与处理 种植基质选用树皮、木屑、稻壳、腐殖质、泥炭土、珍珠岩、蛭石等或用以粗沙 0.5 份、腐殖土 1 份、珍珠岩 0.5 份和泥炭土 1 份配制的培养土。种植者可因地制宜。基质在使用前应堆置发酵或高温灭 菌处理。栽培基质 pH 值为 5.0-6.5。 6.2.2 基质的铺设 将基质铺在苗床上,厚度25cm-30cm,基质含水量60%左右。 6.3 栽培管理 6.3.1 栽种 分株后,按 15cm×20cm 株行距栽种,做到浅种,覆盖基质 5-10cm。 6.3.2 光照 采用遮阳网降低光照,小苗期 50%-60%遮光率,生长期 60-65%的遮光率,花期 65-75%的遮光率。 6.3.3 温度 大花杓兰适宜生长温度为 10-25℃。小苗期与生长期 10-20℃为宜,花期 20-25℃为宜。高温季节 及时通风、喷雾降温。 6.3.4 水分 根据天气、空气湿度和基质的干湿状况。宜早晚浇水、中午不宜浇水。不能出现积水,控制基质含 水量在 60%左右。参考浇水方法,夏季用树皮或者木屑种植的 3 天浇水 1 次,用腐殖质种植的每天浇水 1 次;冬季植株进入休眠,不宜浇水。适当干旱促进其开花,要适当控水。相对湿度:70-85%;通风良 好。 6.3.5 施肥方法 栽种一周后,可施保苗肥;小苗每周喷施 N:P:K=3:1:1 复合肥(1500 倍)两次,连喷两周。大 苗期每周 N:P:K=8:8:8 复合肥(1500 倍)两次,连喷两周,花期喷施 N:P:K=1:3:1 复合肥(1500 倍)一周两次。具体花肥可参见附录 B。施肥时的时间要求气温适中,一般以 18-25℃最为适宜,避免 在 30℃以上或 10℃以下的气温中施肥。温度太高伤害大花杓兰,温度太低则不利于植物吸收。 6.3.5 除草 栽种后,应及时人工除去棚内及棚外杂草,不应使用化学除草剂除草。 6.3.6 越冬管理 进入冬季前,适当通风、降低湿度,保持基质含水量在 45%-50%。可采用稻草、无纺布等方式覆盖, 越冬保温。 7 病虫害综合防治 7.1 主要病虫害 主要病害有鞘锈病、白绢病、炭疽病等,主要虫害蛴螬、蜗牛等。 7.2 防治原则 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采用科学合理的栽培管理技术,降低虫源病源;重视周期性的气候条件及 其它环境因素,保护和助长本地害虫天敌;对主要害虫开展简易测报,指导化学防治或物理防治、人工 防治,把病虫害控制在造成经济损失水平以下。 7.3 主要病虫害防治用药方案 农药使用应符合 GB4285 的要求,GB/T8321(所有部分)和 NY/T1276 的规定执行。选用已登记的农 药或经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试验后推荐的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避免长期使用单一农药品种; 3 DB21/T 3336—2020 优先使用植物源农药、矿物源农药及生物源农药。禁止使用除草剂及高毒、高残留农药,禁止使用的农 药见附录 C.1,具体防治方案参见附录 C.2。 8 建立技术档案 8.1 建档 栽培单位应保存完整、真实的产地环境质量资料,生产栽培管理记录。生产栽培管理记录包括栽培 数量、栽培时间、种植管理操作的时间、方法、施肥信息、操作人员、病虫害防治、植物转让/死亡、 物候观测等。栽培记录资料应及时建立档案。 8.2 档案管理 栽培技术档案及时整理、归档。 4 DB21/T 3336—2020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大花杓兰形态特征、生态学特性及用途 A.1 形态特征 植株高 25-50 厘米,具粗短的根状茎。茎直立,稍被短柔毛或变无毛,基部具数枚鞘,鞘上方具 3-4 枚叶。叶片椭圆形或椭圆状卵形,长 10-15 厘米,宽 6-8 厘米,先端渐尖或近急尖,两面脉上略被 短柔毛或变无毛,边缘有细缘毛。花序顶生,具 1 花,极罕 2 花;花序柄被短柔毛或变无毛;花苞片叶 状,通常椭圆形,较少椭圆状披针形,长 7-9 厘米,宽 4-6 厘米,先端短渐尖,两面脉上通常被微柔毛; 花梗和子房长 3-3.5 厘米,无毛;花大,紫色、红色或粉红色,通常有暗色脉纹,极罕白色;中萼片宽 卵状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 4-5 厘米,宽 2.5-3 厘米,先端渐尖,无毛;合萼片卵形,长 3-4 厘米, 宽 1.5-2 厘米,先端 2 浅裂;花瓣披针形,长 4.5-6 厘米,宽 1.5-2.5 厘米,先端渐尖,不扭转,内表 面基部具长柔毛;唇瓣深囊状,近球形或椭圆形,长 4.5-5.5 厘米;囊口较小,直径约 1.5 厘米,囊底 有毛;退化雄蕊卵状长圆形,长 1-1.4 厘米,宽 7-8 毫米,基部无柄,背面无龙骨状突起。蒴果狭椭圆 形,长约 4 厘米,无毛。花期 6-7 月,果期 8-9 月。 A.2 生态学特性及用途 生于海拔 400-2400 米的林下、林缘或草坡上腐殖质丰富和排水良好之地。产中国黑

pdf文档 DB21-T 3336-2020 大花杓兰人工栽培技术规程 辽宁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21-T 3336-2020 大花杓兰人工栽培技术规程 辽宁省 第 1 页 DB21-T 3336-2020 大花杓兰人工栽培技术规程 辽宁省 第 2 页 DB21-T 3336-2020 大花杓兰人工栽培技术规程 辽宁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3 01:52:42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