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7.080.20 B 31 DB13 河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13/T 5197—2020 日光温室越冬长季节黄瓜化肥农药减施 技术规程 2020 - 06- 28 发布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 - 07 - 28 实施 发 布 DB13/T 5197—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郄丽娟、韩建会、王文桥、路粉、韩晓倩、苏俊坡。 DB13/T 5197—2020 日光温室越冬长季节黄瓜化肥农药减施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日光温室越冬长季节黄瓜产地环境、品种选择、培育健壮嫁接苗、玉米填闲、定植 前准备、定植、定植后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化肥农药减施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日光温室越冬长季节黄瓜生产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763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16715.1 瓜类作物种子 瓜类 GB/T 23416.2-2009 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第3部分:瓜类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NY 5010-2002 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条件 NY 5074-2002 无公害食品 黄瓜 DB13/T 1418 高温闷棚土壤消毒技术规程 DB13 T 2653-2018 日光温室黄瓜深冬一大茬生产技术规程 DB13/T 2844-2018 黄瓜嫁接育苗技术规程 3 产地环境 应选择生态环境良好;地势高燥,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地块。产地内灌溉水质量、 土壤质量应符合NY 5010-2002的规定。 4 品种选择 日光温室越冬长季节黄瓜宜选用嫁接苗,砧木选用抗病抗逆性强、亲和力好的南瓜品种,接穗选 用耐低温弱光、品质好的黄瓜品种。 5 培育健壮嫁接苗 5.1 种子 1 DB13/T 5197—2020 种子质量符合GB/T 16715.1。 5.2 苗盘准备 砧木育苗选用72孔的标准穴盘,接穗育苗选用55 cm×27.5 cm平盘。 5.3 基质配制 草炭、蛭石和珍珠岩配比为3:1:1(体积比),每立方米基质中加入1.5 kg氮磷钾复混肥 (N-P2O5-K2O=18-18-18)。或者选用育苗专用基质。 5.4 嫁接 嫁接方法与嫁接苗管理参照DB13/T 2844-2018执行。 5.5 壮苗标准 3叶1心,苗高15 cm~18 cm,茎粗0.5 cm左右,嫁接口愈合良好,嫁接口高度4 cm~6 cm,砧木和 接穗子叶完好、呈绿色,叶色正常健康,苗生长整齐,根系完整、呈白色。 6 玉米填闲 6.1 玉米种植 5月底6月初,将上茬黄瓜残体清除干净后,不施基肥,直接在上茬种植区点播玉米,行距50 cm, 株距25 cm。常规水分管理,不追肥。 6.2 秸秆还田 8月上旬,利用秸秆还田机将日光温室内种植的玉米秸秆进行粉碎,在粉碎的玉米秸秆上每亩均匀 撒入1 kg秸秆腐熟剂和15 kg尿素,利用深松犁深翻土壤35 cm左右。秸秆还田可与高温闷棚同时进行。 7 定植前的准备 7.1 棚室准备 7.1.1 日光温室的选择 应选择冬季最低气温在10 ℃以上的日光温室。 7.1.2 棚膜的选择 棚膜应选择透光率高、流滴性强、保温能力强、耐老化,厚度 0.12 mm~0.15 mm 的塑料膜,宜选 择 PO 膜。 2 DB13/T 5197—2020 7.1.3 高温闷棚 参照DB13/T 1418进行高温闷棚。 7.2 施肥整地 3 日光温室越冬长季节黄瓜目标产量为每亩15 t~18 t。中等肥力土壤推荐每亩施入10 m 的腐熟有 机肥,有机肥选择和处理应符合NY/T 496的规定,每亩施入30 kg的复混肥(N-P2O5-K2O=15-15-15)和 15 kg的生物菌肥,利用旋耕犁深翻土壤25 cm~30 cm,起垄做畦。 8 定植 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定植,采取大小行定植,大行距70 cm,小行距50 cm,株距30 cm,定植密度每 亩3700株,定植后浇透水。 9 定植后管理 9.1 灌水及追肥 9.1.1 定植后 5 d~7 d 浇缓苗水,每亩随水冲施 6 kg 氨基酸类水溶肥。 3 9.1.2 根瓜长至 10 cm 左右时,每亩膜下沟灌水 25 m ,随水冲施复混肥(N-P2O5-K2O=20-8-22)15 kg 和 6 kg 氨基酸类水溶肥。 3 3 9.1.3 12 月、翌年 2 月和 3 月分别膜下灌水 1 次,每亩 20 m ~25 m ,同时每亩随水冲施 25 kg 复混 肥(N-P2O5-K2O=20-8-22)和 6 kg 氨基酸类水溶肥。翌年 1 月份,温度低时,不灌水不追肥。 9.1.4 翌年 4 月份温度回升迅速,膜下沟灌 2 次,每次每亩随水冲施 15 kg 复混肥(N-P2O5-K2O =20-8-22)和 6 kg 氨基酸类水溶肥。 9.1.5 翌年 5 月膜下沟灌 1 次,同时每亩随水冲施 20 kg 复混肥(N-P2O5-K2O =20-8-22)和 6 kg 氨基 酸类水溶肥。其它时段根据田间土壤墒情进行灌水。 9.2 中耕覆膜 定植后1个月至根瓜形成前采用地膜全覆盖,在此期间进行浅中耕,促进根系下扎。 9.3 植株调整 定植后1周左右,进行植株吊蔓。及时去除雄花、打掉卷须和侧枝,及时摘除化瓜、弯瓜、畸形瓜, 及时打掉下部的老黄叶和病叶。植株长至吊绳顶部时,应及时落蔓。 9.4 温湿度管理 参照DB13/T 2653-2018进行温湿度管理。 3 DB13/T 5197—2020 10 病虫害防治 10.1 物理防治 10.1.1 设置防虫网 在温室大棚通风口用40~60目尼龙网纱密封,防止外界蚜虫、斑潜蝇、蓟马和粉虱等害虫进入。 10.1.2 色板诱杀 黄板诱杀蚜虫、斑潜蝇和粉虱等害虫。蓝板诱杀蓟马等害虫。每亩悬挂25 cm×20 cm诱虫板40片, 垂直挂在两行中间植株中上部或上部。 10.2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以病虫害发病初期的预防为主,若病害发生严重时,需要与化学防治协同使用。 10.2.1 虫害防治 捕食螨防治蓟马:定植初期,在根部附近土壤中撒放捕食螨,防治蓟马的地下虫态——蛹,每平 方米300~500头,每2周撒放一次。害虫发生初期,每1周释放一次捕食螨,主要防治蓟马幼虫,每平 方米100~500头,直至拉秧。 丽蚜小蜂防治粉虱(包括白粉虱和烟粉虱):害虫发生初期,在叶片上挂放丽蚜小蜂蜂卡,每平 方米3~5头,每周释放1次,需要释放4~5次。 10.2.2 病害防治 枯草芽孢杆菌防治灰霉病和白粉病:缓苗后,在发病前开始用药,叶面喷施600~800倍液枯草芽 孢杆菌可湿性粉剂,间隔期10 d~15 d,进入病害高发期后间隔期7 d~10 d。 武夷菌素防治灰霉病和白粉病:定植后,用2%武夷菌素水剂500倍灌根。定植30 d后,叶面喷施2% 武夷菌素水剂300倍液。间隔7 d~10 d喷施一次,建议喷雾3~5次。 10.3 化学防治 黄瓜生长前期、室内环境适宜黄瓜生长时期,以使用预防药剂为主,黄瓜生长中后期、室内环境 不适宜黄瓜生长时期,以使用治疗药剂为主。不同生育期防治各种病虫害的药剂名称、使用方法及使 用次数见表1。 表1 不同生育期防治各种病虫害的药剂名称、使用方法及使用次数 施药 日期 苗期 4 防治对象 预防/治疗 立枯病 预防和治疗 有效成分 (药剂名称) 施用方式 30%噁霉灵 苗床喷淋结 (噁霉灵) 合灌根 施药倍数 间隔天数 使用次数 1500~2000 倍 7 d~10 d 1-2 次 DB13/T 5197—2020 表1 不同生育期防治各种病虫害的药剂名称、使用方法及使用次数(续) 施药 日期 防治对象 预防/治疗 有效成分 (药剂名称) 72.2%霜霉威盐酸 苗期 猝倒病 预防和治疗 盐(普力克) 75%百菌清 (百菌清) 10%氰霜唑(科佳) 施用方式 施药倍数 间隔天数 苗床浇灌 700 倍 7 d~10 d 苗床喷淋 500 倍 7 d~10 d 喷雾 1500 倍 7 d~10 d 喷雾 1000 倍 7 d~10 d 喷雾 1500 倍 7 d~10 d 喷雾 1500 倍 7 d~10 d 喷雾 2000~3000 倍 7 d~10 d 喷雾 900~1500 倍 7 d~10 d 喷雾 900~1500 倍 7 d~10 d 喷雾 4000 倍 7 d~10 d 喷雾 3000~4000 倍 7 d~10 d 使用次数 轮换使用 1~2 次 6.25%噁唑菌酮和 预防 62.5%代森锰锌 (易保) 50%烯酰吗啉 霜霉病 (烯酰吗啉) 68.75%氟菌·霜霉 治疗 威(银法利) 10%氟噻唑吡乙铜 (增威赢绿) 轮换使用 7~8 次 32.5%苯醚甲环 唑·嘧菌酯 (阿米妙收) 预防 定植 10%苯醚甲环唑 WG (世高) 后至 50%嘧菌酯 拉秧 (阿米西达) 白粉病、炭疽病、 75%肟菌酯·戊唑 靶斑病 醇(拿敌稳) 轮换使用 7~8 次 4500~9000 倍 治疗 42.8%氟菌·肟菌 酯(露娜森) (白粉病) 喷雾 1800~3000 倍 7 d~10 d (靶斑病、炭 疽病) 42.4%唑醚·菌酰 胺(健达) 50%腐霉利(速克 灰霉病 预防 灵) 50%异菌脲(扑海 因) 喷雾 2500~4000 倍 7 d~10 d 喷雾 1000 倍 7 d~10 d 喷雾 800 倍 7 d~10 d 轮换使用 2~3 次 5 DB13/T 5197—2020 表1 不同生育期防治各种病虫害的药剂名称、使用方法及使用次数(续) 施药 日期 防治对象 预防/治疗 有效成分 (药剂名称) 50%啶酰菌胺(凯 泽) 灰霉病 62%嘧菌环胺·咯 治疗 菌腈(赛徳福) 42.8%氟菌·肟菌 酯(露娜森) 3%中生菌素(中生 菌素) 细菌性角斑病 预防和治疗 46%氢氧化铜(可 杀得 3000) 47%春雷霉素·王 铜(加瑞农) 菜青虫、
DB13-T 5197-2020 日光温室越冬长季节黄瓜化肥农药减施技术规程 河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3 01:48:3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