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CCS B30/39 4112 三 门 峡 市 地 方 标 准 DB 4112/T 209—2020 代替 DB 4112/T 209-2012 连翘栽培技术规程 2020 - 10 - 16 发布 2020 - 11 - 16 实施 三门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4112/T 209—2020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文件与DB4112/T209—2012《连翘栽培技术规程》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 变化如下: a) 删除按长短花柱分类的内容; b) 在“4.1选地”中,增加了连翘的生长习性,并将选择海拔高度“800 m~1600 m”修订为“600m~ 1400m”; c) 在“4.1选地”中,删除“有机质1.3%以上,速效氮30ppm以上,速效磷27ppm以上,速效钾75ppm 以上”; d) 在“4.2整地”中,删除原版内容,修订为“整地前,每667 m2 施充分腐熟有机肥2000 kg~ 2500 kg,尿素15 kg,深耕40 cm。肥料使用应符合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 525有机肥 料的规定”; e) 在“5.1.3播前处理”中,由原版10天后种子发芽修订为种子萌动露白后; f) 在“5.1.4播种时间” 中,由原版的“3月上中旬”修订为“3月上中旬~4月中旬”; g) 在“8 病虫害防治”中,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用附表的形式直观表述。 将原版中的叶枯病、虫害防治两部分,修订为叶斑病、钻心虫、蜗牛等三部分。同时,将原版的紫外灯 修订为杀虫灯。 本文件由三门峡市农业农村局提出。 本文件由三门峡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三门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三门峡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卢氏县农业农村局、三门 峡市林业工作总站、河南省特种设备安全检测研究院三门峡分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尚惠香、索世虎、周亚男、彭 涛、赵艳丽、王安祎、崔晓黎、于小玉、程锁 军、李佩芳、关丽云、陈永华、黄文静、权艳江、马超、付金生、牛妙玉。 本文件于2012年首次发布,2020年第一次修订。 I DB 4112/T 209—2020 连翘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连翘的选地整地、育苗、大田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和留种。 本文件适用于三门峡市连翘的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 525 有机肥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GB 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GB 15618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 标准(试行) 的规定。灌溉水应符合GB 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的规定。 5 选地整地 5.1 选地 连翘喜湿润、凉爽气候,较耐寒,不耐湿。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酸碱度适中、深厚、肥沃、疏松 的砂壤土较为适宜。栽培地宜选择海拔高度600m~1400 m,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背风向阳地段。低洼 易积水地块不宜栽培。 5.2 整地 整地前,每667m2 施充分腐熟有机肥2000kg~2500 kg,尿素15 kg,深耕40 cm。肥料使用应符合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 525有机肥料的规定。 1 DB 4112/T 209—2020 6 育苗 6.1 种子育苗 6.1.1 种子要求 千粒重5.13 g以上,净度85%以上,发芽率85%以上,纯度99%。 6.1.2 种子采集 种子采集时间为“白露”以后,采摘果圆、壳厚、品种纯正的黄翘,晾晒,待果壳自然开裂后收取 种子。 6.1.3 播前处理 将种子放入30℃干净温水中浸泡4 h~6 h,捞出后与3倍于种子的60%的湿沙混合均匀,装入木箱内, 箱口用塑料薄膜封严,置向阳处催芽。待种子萌动露白,即可下种。 6.1.4 播种时间 3月上中旬至4月中旬。 6.1.5 播种方法 足墒下种,畦地墒情不足时,浇水保墒。松土后,在畦面上按行距20cm、深1cm的标准开沟,每亩 下种量2kg~3kg,播后覆土1cm左右,稍加镇压。 6.1.6 苗期管理 畦面应经常保持湿润,4月上旬苗高3 cm时,按株距5 cm进行定苗。4月下旬,结合浇水,适时追肥。 苗期及时中耕除草。 6.2 扦插育苗 6.2.1 扦插育苗时期 扦插分为硬枝扦插和嫩枝扦插。硬枝扦插选择3月上旬,嫩枝扦插选择6月~8月上旬。 6.2.2 插穗的选择 选择1-2年生健壮、无病虫害、无损伤、木质化程度较好的枝条,直径0.5 cm~0.8 cm,长度12 cm~ 20cm,3个芽节,以基部萌生的营养枝为首选。 6.2.3 插穗的处理 6.2.3.1 硬枝扦插插穗的处理 2月下旬~3月上旬,土壤解冻后,芽节膨大前,将选好的枝条剪成短节,插穗上端靠近芽节上部剪 成平面,用蜡封或者白漆涂抹避免水分散失;下端近节处削成马耳形斜面,适当刮去1cm左右的表皮。 将插穗基部的2cm浸泡于500mg/L ABT 生根粉或500~1000mg/L IPA 溶液10min,取出晾干备用。 6.2.3.2 嫩枝扦插插穗的处理 2 DB 4112/T 209—2020 “三伏”期间,选择半木质化枝条做插穗,插穗留1个~2个上部叶,其余叶全部去掉。切记不可直 接用手捋叶,否则会伤害芽节影响发育。 6.2.4 扦插方法 精细整地,施足基肥,作1m宽的平畦,覆盖黑色地膜。按行距15cm~20cm、株距5 cm用木棍在地膜 上打孔,将插穗下端放入孔内,用手压实插穗四周,深度为整根插穗的1/3,扦插1个月左右即可生根发 芽。随后可将地膜揭去,进行追肥等项管理,促进幼苗健壮生长。 6.2.5 苗期管理 硬枝扦插床面保持湿润;嫩枝扦插要进行遮阴和雾化喷灌,保持叶面湿润。及时中耕除草,喷施0.4% 糖氮液或叶面肥,促进叶片和根系发育。忌水分过大造成根腐。 6.3 嫁接育苗 6.3.1 嫁接对象 即将出圃的实生苗。 6.3.2 嫁接内容 选择生长健壮连翘实生苗做砧木,选优良品种的枝或芽做接穗。 6.3.3 嫁接目的 改良品种,为扦插育苗提供插穗。 6.3.4 嫁接时间 枝接以春季花蕾开始膨大嫁接最好,芽接在6月15日以后。 6.3.5 嫁接方法 枝接法或芽接法。 7 大田移栽 7.1 移栽时期 秋季落叶后到土壤封冻前,春季土壤解冻后到连翘新叶萌发前均可栽植。 7.2 种苗要求 根系发育良好,籽播苗2年生地茎0.6cm以上,扦插苗地茎0.8cm以上。 7.3 栽植密度 行株距 2m×1.85 m~2m ,每667m2 160株~180株左右。根据立地条件,合理调整株行距。 7.4 移栽过程 一般为穴栽。栽后有条件的可覆盖地膜,保温保湿。 3 DB 4112/T 209—2020 8 田间管理 8.1 中耕除草 连翘从栽植至成龄,需要5年~6年时间。及时中耕除草,避免施用除草剂。 8.2 追肥 8.2.1 幼龄树施肥 定植后的1年~4年,每年的4月下旬、6月下旬,结合中耕,距植株30 cm处挖宽30 cm,深20 cm的环 状沟带,每667m2 施腐熟厩肥2000kg或尿素15kg,施肥后堆土覆盖。 8.2.2 成龄树施肥 定植后第5年,于3月上旬叶面喷施1%的过磷酸钙液,5月上旬每667m2 施复合肥40 kg 进行追肥, 10 月下旬距植株30cm处挖环状沟带,每667m2 施腐熟厩肥4000kg作基肥,施肥后堆土覆盖。 8.3 整形修剪 8.3.1 修剪时期 夏季的7月~8月或冬季的11月~翌年2月。 8.3.2 修剪目的 调整树形,形成矮冠、内空外圆、通风透光、小枝疏密适中、提早结果的自然开心型树型。 8.3.3 修剪方法 8.3.3.1 定干、摘心 株高1m左右时,11月~翌年2月份,在主干离地70cm~80cm 处剪去顶梢;5月~7月份摘心,促使多 发新枝。 8.3.3.2 整形修剪 在不同的方向选择3个~4个粗壮侧枝培育成主枝,以后在主枝上再留选2个~3个壮枝,培育成为副 主枝,把副主枝上放出的侧枝培育成结果短枝。同时将枯枝、重叠枝、交叉枝、纤弱枝、徒长枝、病虫 枝剪去。 8.4 预防冻害 每年3月~4月的连翘花期、幼果期,容易出现连续多天的降雨、降雪、零下低温天气,引起花、果 受冻现象。要关注天气变化,在较大幅度降温前后,树体喷施0.4%的糖氮液或防冻液预防或减轻冻害。 9 病虫害防治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如必须施用农药时,应符合GB/T 8321 和 NY/T 1276 的 规定,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参见附录A。 10 采摘、加工、留种 4 DB 4112/T 209—2020 10.1 采收 连翘分为青翘和黄翘两种。青翘:每年7月15日以后采摘。黄翘:每年10月中旬以后,果皮变黄褐 色、果壳裂开时摘下。 10.2 加工 青翘:采回后用干净的沸水煮透或笼蒸30 min,运到干净的晒场晒干或烘干。黄翘:采回后去净枝 叶,除去种子,运到清洁卫生的水泥晒场晒干或烘干。 10.3 留种 3月中下旬连翘开花时期,选择生长健壮、枝条节间短而粗壮、开花早、花密、无病虫害、具有典 型性状的植株,按其不同的花型,分别做标记。10月下旬采摘果实,分摊于通风阴凉处,数日阴干,分 类脱粒,去杂质,留饱满种子,沙藏备用。收获的连翘应符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 5 DB 4112/T 209—2020 A A 附 录 A (资料性) 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A.1 连翘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见表 A.1。 表A.1 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病虫害名称 叶斑病 钻心虫 蜗牛 6 危害症状 防治措施 1)合理修剪,疏除冗杂枝和过密枝,使植株 保持通风透光。 危害叶片。5月中下旬开始发 2)加强肥水管理,注意营养平衡,不可偏施 病,7月~8月进入发病高峰期, 氮肥。 高温高湿,通风不良时发病严重 3)发病初期,喷施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 剂 2000 ~ 2500 倍 液 或 75% 百 菌 清 可
DB4112-T 209—2020 连翘栽培技术规程 三门峡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3 01:45:49上传分享